綜藝
綜藝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綜藝相關話題,全面解讀綜藝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全網模仿馬頔,但沒人再聽《南山南》
歌手馬頔幾年前在綜藝上的片段引發了一眾模仿與調侃。而比起出圈的熱梗“爺們兒要臉”“北京孩子”,一個令人唏噓的現實是,聽眾早已不再聽《南山南》之類的民謠。當短視頻神曲以周為單位涌現,用不上幾天,新的音樂...濾鏡破碎,房琪帶來紅人綜藝化生存指南
這位用“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金句治愈無數網友的才女,在真人秀的聚光燈下暴露出溝通強勢、團隊協作失衡等問題,更因“年齡歧視”“甩鍋隊友”等爭議陷入輿論漩渦。為《新還珠格格》翻案,00后奪回話語權
00后們這次的集體團建,或許就是在圓滿這個遺憾。他們要奪回自己的版本話語權。你有把我的童年評為雷劇的權力,我也有把它捧成神劇的自由。傳統衛視平臺入局短劇,有何創新打法?
一面是短劇上星發展得如火如荼,一面是“綜藝+短劇”的創新模式持續開發,衛視平臺在短劇的開發與融合正在不斷拓展邊界,持續豐富著觀眾的視聽體驗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革新了平臺自身的內容格局。從這個角度來看,...2025綜藝的爆點和流向,有4個趨勢
年輕人愛看的、喜歡看的綜藝,往往藏著能滿足年輕人情緒需求,甚至引導、啟發年輕人去探尋自我和世界的“密碼”。《再見愛人》爆火,56個團隊賽馬,難解芒果TV焦慮
降本增效、裁員優化變得不可避免。宇文表示,芒果近兩年每年年底會有一次優化,每個部門大概優化幾十人,今年比例比較大,像綜藝某部門大概會從260多人優化至100多人,競崗不成功的員工就會被優化。進軍大銀幕的《再見愛人》,能超越《爸爸去哪兒》嗎?
單從拍攝周期、制作時長等維度來說,這一系列綜藝電影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仍是極為可觀,但從口碑層面來看,對于因綜藝而衍生的電影,在業內是備受爭議的,有專業人士認為這樣的電影是以純粹撈錢為目的的旁門左道的存在...走進「麥學」:圍觀那個瘋女人
如果鏡頭對準中國的億萬家庭的客廳,你會發現,每個人的語言和動作都是走型的,關起門來,沒有圣人。只不過麥琳實在不夠聰明,她學不會掩飾和假裝,甚至口無遮攔。《再見愛人4》,拯救芒果TV?
年底,芒果TV的另一重要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或也將回歸,在此之前,這一節目的十年團綜路透照片已經被釋出,相關話題很快沖上熱搜。可以預見的是,有了這一波流量,芒果可以過個好年了。「智多不看」,現在的綜藝為什么總愛考驗觀眾的智商?
當一些腦綜的游戲的規則,已經長達8頁A4紙、明顯挑戰普通觀眾的注意力集中能力的時候,這就顯然來到了一個新的問題:我是來看電視的,還是來考試的?頂流退場、大張偉橫掃,綜藝嘉賓咖位全面降級?
嘉賓咖位降級反饋出了整條綜藝產業的沉靜與沉淀,但這未嘗不是好事。流量熱潮褪去,綜藝泡沫破碎,也能借此回到內容本質上——用真正好的內容吸引觀眾,給更多腰部藝人機會,而不是流量壟斷一切,粉絲經濟自欺欺人。...素人綜藝找不到「二本」世界
素人的現實生活本身就充滿著各種未知挑戰,這些挑戰固然存在風險,但也有創新的可能。想要制作素人綜藝,必須要帶著挑戰的心態來應對,畢竟,安全的另一面就是陳舊。迪士尼和工廠,救不了說唱
在被綜藝過于娛樂化、商業化后,中文說唱如何在離開綜藝節目框限,尋找到一條重審內容表達、與主流接壤又保持恰當距離的道路,才是要繼續思考的方向。《披荊斬棘4》「爆改」成功了嗎?
只是對于《披荊斬棘4》而言,這樣“爆改”賽制+頭部主播跨界選擇最終能否兩全,還要繼續觀察市場及觀眾的持續反饋。《種地吧》爆火,品牌招商更好了嗎?
短期來看,綜藝大盤水位下降是必然趨勢。不過,本質上,劇集和綜藝大體都是視頻平臺的產品線,任何一個項目能吸引品牌的投放對平臺來說都是好事。當務之急并不是“救綜藝”,而是厘清品牌主的需求,與視頻平臺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