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化
商業化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商業化相關話題,全面解讀商業化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百度要做AI版富士康?
AI從概念走向現實最難的一步,恰恰是商業化。從2017年押注AI,喊出“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新戰略以來,百度從不缺少對時下流行概念的綁定,難題主要出在外界期待不到百度將概念化為現實的領跑能力。...大廠盯上AI搜索這塊肥肉了
“我們對商業化和擴大輻射目標人群還是抱有比較堅定希望的”,只是需要一些階段性的探索過程,“要讓子彈再飛一會”。人形機器人企業「月泉仿生」獲近億元Pre-A輪融資,洪泰基金領投
月泉仿生專注于從事人形機器人本體、核心零部件及仿生智能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復盤全球「藥王」級產品,我們發現一個真相
一款藥物想要成為爆款,注定是要著眼全球市場的。藥品商業化出海無非兩條路,一條是自己賣,另一條是交給別人賣。修實生物獲近億元Pre-A輪融資,創景資本領投
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持續加碼公司獨有的創新型多肽生物合成技術平臺建設和多樣化管線研發,完成并擴大合規化多肽藥物產線建設,以及加速公司優勢技術和產品在國內外商業化落地的步伐。小紅書“救”了李誕?
新紅數據顯示,8月李誕已開播7場,場均銷售額超50萬。數據雖不及抖音和淘寶的大主播單場成績,也不及他自己此前的帶貨成績,但對李誕來說,能堅持開播就是一個不錯的開始。這屆世界機器人大會,「具身智能」成了全場主角
具身智能的進步,商業化的落地嘗試,都讓我們在這屆世界機器人大會看到了人形機器人進化速度,以及「商用元年」的跡象。但人形機器人,終于走到爆發前夜了嗎?誰將成為能源界的Space X
從2021年起,全球的核聚變投資快速增長。中國可控核聚變商業化也呈現加速的態勢。目前,中國在核聚變領域初步形成了兩大國家項目和多家商業公司并舉的格局。張一鳴的對手,多了一個又一個
模糊不清的商業化路徑,加上單月百萬級別的研發成本,對于AI大模型廠商們來說,文生視頻這場“大考”,恐怕并不好過。低空經濟2萬億待熟區
支撐2萬億經濟規模的不僅有無人機、飛行汽車等新產品,還有在其這些產品背后支撐其商業化運營必備的5G網絡、云計算等基礎設施。不再佛系的小紅書,All in買手電商
總體上看,小紅書在電商上具備差異化的優勢,能夠開拓出新的增長空間,但未來也要面對和解決電商路上涌現的新難題。總營收超500億,中國創新藥企告訴我們什么?
這51家創新藥企的營收規模達到549億元,較2022年的320億元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增長額超過200億元。「2024知乎發現大會」舉辦,周源:做AI時代可信賴的社區
大會披露的數據顯示,鹽言故事投稿創作者規模已經超過60萬,累計上線的短篇故事超過10萬篇,創作題材已經覆蓋了180多個細分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