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
就業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就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就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5萬元買不來一個大廠面試,求職中介收割應屆生
當“一對一輔導”變成模板化話術,當“內推資源”淪為公開信息的搬運,當情緒價值與PUA成為同一枚硬幣的兩面——這些動輒數萬元的“服務”,本質上不過是給迷茫中的畢業生編織一場虛幻的確定性。AI崗位擠滿春招市場,有年薪高達百萬,應屆生搶占最后機會
在社交平臺上,像王冕一樣想要躋身AI崗位行列的不在少數,面試經驗帖逐漸衍生為一門課程,希望在春招中翻身的應屆生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涌入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風口中。文科生找工作,投了400份簡歷
技術的進步固然重要,它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效率,但文科的人文關懷、批判性思維和文化理解力,即使在人工智能時代也難以替代。5位高校畢業生談求職:新興領域門檻高,先求穩再求好
2025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受關注,教育部等開展促就業行動。廣州大學城畢業生面臨壓力,“學歷通脹”明顯,不同專業學生有不同求職境遇 。年薪百萬,年輕人去做家政了
家政服務從業人員數量已超過3000萬人,從業人員以40-55歲中年女性為主,占比超過60%,年輕從業者占比低。高素質家政服務人員短缺,用工缺口超過2000萬。《哪吒2》能不能「拯救」月薪三千的打工人?
一部橫空出世,單片救市的《哪吒2》無法拯救那些跳槽離開或者依舊掙扎的動畫打工人,勝在開了個好頭。這潑天的勢頭,也讓不少人相信,中國動畫的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哪吒”出現。百萬騎手上社保,要做的不止多花錢
平臺開始繳納社保只是第一步。平臺人力成本的可負擔性、騎手繳納意愿和社保制度的適配性等問題都需要考量。隨著百萬騎手將被納入社保繳納群體,外賣平臺的人力支出成本預計將顯著增長。就業率領跑,高職院校擴招突進
龐大的擴招大軍不斷涌入就業市場,給高職畢業生就業帶來了挑戰。但一些政府和市場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盡管經歷了擴招,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部分就業指標表現仍較好,且與普通本科生的收入差距也在縮小。怎樣把躺平的年輕人拉起來?
人們觀察到,現在有不少年輕人似乎失去了奮斗和創新的動力。因此當下對年輕人好一點、重建年輕人的信心至關重要,其中的關鍵是幫助他們(再)就業。美國的應屆生也愁找工作?
在媒體的調查中,38%的美國雇主選擇盡量避免雇傭剛畢業的大學生,約58%的經理、董事和公司高管表示,這群年輕人對進入職場毫無準備。一年新招13萬人,比亞迪撐起了就業市場
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常常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一邊是產能不足消費者提不到車,另一邊是車輛庫存積壓,產能過剩。比亞迪就是前者,因此會大量招聘生產員工。快手發布2023年ESG報告:平臺共帶動4022萬個就業機會
2023年,快手在雇主形象、組織人才管理、校園品牌建設等多方面獲得肯定,獲得領英“全球吸引力雇主”、智聯“中國年度最佳雇主”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