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港股領漲全球:“反彈”還是“拐點已至”?
中國經濟基本面預期回暖和美國滯脹風險的升溫是本輪港股反彈的主因,但目前來看兩者可能都仍處于預期交易階段,“后續行情的高度還取決于節后實際開工和企業盈利的修復情況”。出門問問通過港股聆訊,AIGC「第一股」成色幾何?
顯然,與大眾“脫鉤”之后,公司的現金流情況是比較緊張的。這有可能是花錢從大眾手里買回股份有關系。山東夫婦賣奶茶,9個月入賬25億元
“新茶飲第二股”爭奪戰,持續升溫。繼出海之后,爭奪資本、爭奪小鎮青年成了茶飲行業的新故事。可以預料的是,“新茶飲第二股”爭奪戰中,沒有暫時的贏家。競爭還在繼續。地方國資投身港股IPO基石投資人
過去一年,在港股新上市的70家公司中,有30家IPO企業被地方政府出資平臺相中,成為其上市的基石投資人;“聯動當地產業發展”是地方政府平臺做基石投資人的關鍵;半導體/電子設備、醫藥、智能汽車是地方政府...燕之屋:第一個燕窩IPO來了
1997年,燕之屋前身創立,后來開創了燕窩開碗即食的先河。招股書顯示,燕之屋2022年營收近17億元,而毛利長期在50%左右,還邀請了趙麗穎、劉嘉玲、林志玲、金晨等明星代言。沒有并購淘汰,港股越來越僵尸化
能一直維持日成交額不下降的港股公司占比不到20%,日均成交額低于100萬的港股公司累計增長了1000家,傳遞給市場的信號是港股公司的成交額普遍下滑,流動性枯竭的港股公司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