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創業,日本能夠提供什么機會?
外呼、3D 建模、電商客服等等行業,都是在日本有巨大需求,同時國內技術也相對成熟的領域,令企業有優勢參與到海外競爭。ChatGPT狂飆600多天后
當前,生成式 AI 領域算力成本高昂、研發投入極高、盈利能力較難,都成為 AI 企業正在面臨的重要挑戰。「端到端」,自動駕駛的最后一戰?
端到端技術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不容忽視,它有望減少交通擁堵和尾氣排放,改善空氣質量,同時也可能改變人們的出行習慣,提高生活質量。然而,它也可能帶來就業結構的變化等社會問題。微軟必應:被錯付的日子
對于未來搜索市場終局的每一條預言,都需要時間的驗證。但毫無疑問的是,AI可能帶來的變局、挑戰者們的涌現,都將為多年沒有變化的搜索市場注入新的活力。AI領域的下一匹黑馬
這幾天,Meta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總收入390.7億美元,同比增長22%。凈利潤134.65億美元,同比大增73%。「挾三板斧令諸侯」的臺積電,又要漲價了
作為最領先的代工廠,臺積電的財務業績和指引是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重要指標。在臺積電“吃香喝辣”的同時,不難看出并非所有市場都恢復景氣。旺盛的 AI 之火還在燃燒,但其他行業的回春之時何時到來?網文AI,正在驅逐真人作者
雖然墨白焰還是認為,無論科技如何發展,AI寫作如何進化,只要有對優質內容有需求的讀者存在,AI就代替不了真人。只是,即使AI無法代替優秀的作者,可當抄襲拼接被允許后,所有網文作者的未來,也都將被深深影...山姆·奧特曼江山不共享,OpenAI 11位聯創或僅存2位
OpenAI的內訌有傳統的,雖然其成立年份并不長(2015年),但已經經歷過兩次的內部分裂。AI泡沫已走到盡頭?
“科技巨頭究竟要向AI投入多少錢?什么時候才能用AI賺到錢?”這些疑問被投資者擺上了桌面。對此,有企業和投資機構已經做出了預測,答案是至少10年。「AI明星」不討喜,扮演成龍也不行
當明星數字人出現在銀幕上,臺下的我們追星追的究竟是什么?這樣的影視作品,傳遞出的內核又是什么?而什么是真的,什么又是假的呢?芯片巨頭又大漲,背后推手是誰?
雖然諸多競爭對手的技術和產品表現越來越好,給英偉達帶來了壓力,但在目前和未來中短期內,該公司的GPU產品依然是AI服務器市場主力,總體供不應求。而在眾多客戶期待的Blackwell GPU即將出貨之際...押注大模型,閱文前路幾何?
不容忽視的是,如何讓大模型更好的服務于創作者以及重塑IP產業,如何借助大模型讓網文實現百花齊放而不是千篇一律,都是閱文集團需要長期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