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能源物流車制造商「智點汽車」獲10億人民幣A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衡廬資本領投,株洲市國投集團、動力谷產投跟投,融資將會用于平臺搭建、產品研發、交付品質把控、補充流動性資金等環節。昇科能源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藍馳創投領投
昇科能源在2020年較前一年實現了超過20倍的營收增長,目前服務的核心客戶接近30家,其中近20家是細分行業TOP10的企業。新能源汽車時代,日系車為何失去了姓名
豐田、本田和日產等日系車企,已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沒落到了豐田章男口中的“失去優勢”地位,甚至淪落到失去姓名的地步。新能源航空公司Beta Technologies獲3.68億美元A輪融資
Beta Technologies目前估值為14億美元,專注于開發電動垂直起降飛機和相關充電系統。人民想念的周鴻祎,要為人民造車了
不過,360還是打出“為人民造車”的口號,期待以10萬元左右的智能汽車定位,滿足大眾化的用戶需求。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對雷達財經表示,360在信息安全領域以及品牌知名度方面有自己的優勢,切中10萬元的中...那些涌向上海的人才、熱錢和新造車
隨著新四化浪潮的發展,押注發力新能源成為又一課題,于是又可以看到,新造車以及新新造車們如今齊齊奔向上海灘。新造車搶人大戰:200萬年薪挖角,有團隊被挖空
目前,已經注冊的汽車企業有846家,跟新能源汽車國家檢測與管理中心對接驗證的、有過產品的305家,很明顯市場并不需要這么多企業。寧德時代的指縫里長出了一家千億龍頭
恩捷通過規模優勢贏得了行業地位,但是需要警惕的是,萬物終有周期,作為重資產的商業模式,在寒冬時規模過大也會成了“累贅”。畢竟膨脹和滅亡,就是一體兩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