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和阿里的買賣,馮導成大贏家
不過雖然2024財年阿里影業參與影片的票房表現不錯,但公司沒有獨立自制項目,參與制作方式皆為合制、聯合出品或主導宣發,這也為阿里影業未來在電影行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12部影片角逐,國慶檔票房能否破紀錄
贏面最大的4部影片由中國電影、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博納影業、華人文化等主投主控。今年電影市場回暖的情況下,本次國慶檔影片的主投主控方們年內尚未吃到太多紅利,在國慶檔取得好的票房成績尤為重要。華誼兄弟二人被執行,5年連虧73億,昔日「娛樂一哥」跌落神壇
公司債務壓頂,兄弟倆又幾乎質押了自己全部股份,其中部分質押合約已觸及預警線,華誼兄弟的經營可謂捉襟見肘。上市十三年,華誼沒有「兄弟」
作為影視第一股,華誼兄弟是如何耗盡了資本的耐心?從高光走向至暗,華誼兄弟到底做錯了什么?元宇宙,會是華誼兄弟的“救命稻草”嗎?8家影視公司去年虧損25億,2.1億元借款難住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的借款展期揭露了當前整個影視行業的生存壓力,疫情造成的影視寒冬正在倒逼整個行業洗牌。中國影視首富:快撐不住了
2021年《酌見》欄目上,王中軍在談及被金融機構追債時,不免感慨世態炎涼,甚至一度懷疑人生:“混了這么久,怎么會這樣呢?”寧愿虧本也要甩賣英雄互娛股權 “賣賣賣”能救華誼兄弟嗎?
華誼兄弟頻頻甩賣資產,名為重回電影主業,實則身不由己。連續三年虧損,讓華誼兄弟變得“壓力山大”,公司頻頻通過借錢、股權質押、變賣資產來救急,終于在上半年成功扭虧為盈,扭虧的關鍵在于完成對部分股權的處置...
相關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