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醫療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醫療相關話題,全面解讀醫療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陳浩:計算機天才用AI拯救人類,機器人看病不再遙遠|中國有AI
在所有智慧醫療的實現環節中,醫療影像因為大量的影像數據讀取、客觀要求更為高效、準確的技術手段,從而被認為是AI與醫療的融合中,最有可能率先實現商業化的領域。聯川生物完成A輪6360萬融資,一年累計融資近億元
“這幾年,使用基因檢測來預測疾病風險,輔助精準治療的做法,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聯川生物董事長兼CEO郎秋蕾博士向媒體介紹,“此輪融資成功將進一步推動聯川生物加速創新研發,提供更多優異的臨床和消費級基...這個領域BAT都看中了,馬云說:超過我的人一定在這里!
雖然醫療這塊硬骨頭讓BAT愁白了頭,但不可置否的是,在用新科技改變傳統醫療的實踐中,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正不遺余力。嘉奧科技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用VR推動醫療發展
嘉奧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從事VR臨床輔助系統開發的公司。聚焦于醫療醫藥領域虛擬現實技術研發與服務,將虛擬現實技術更好地應用于醫療行業,模擬真實操作中的軟硬件環境,帶來全新的沉浸交互體驗。醫療AI:新瓶裝舊酒or舊瓶裝新酒?
醫療AI現在這么熱,有它的道理。我們看到,無論是語音識別、人臉識別,還是自動駕駛,AI的發展都會有一個由淺入深、從基礎到應用的過程,一步步從簡單勞動深入到復雜勞動。技術與環境已日趨成熟,AI人才的瓶頸...川派醫生集團獲賽馬資本Pre-A輪注資,此輪后估值2億
川派醫生集團成立于2016年8月,是一家頭肩頸腰腿痛醫療解決方案提供商,由15名醫學博士聯合發起。醫生集團和醫院的關系好比就是航空公司和機場的關系,未來的各項工作的分工會更加細致和人性化。創新醫療公司又貴又慢,“買不起”的投資人應該怎么辦?
醫療行業又好又貴,這是一個相對的評價。另外就是醫保政策的利好,兩個加在一起,談一下我們投資人的體會。圍繞著我們自己對行業的基本判斷,價格要守得住,其實也是很無奈的堅持。高端兒科連鎖機構“唯兒諾兒科”完成3000萬美元B輪融資,高特佳領投
如今,我們在全國籌建的兒科診所數量已達到11家,未來的發展戰略將以上海和深圳為中心,輻射長三角和珠三角,并拓展到重慶、成都等地,希望用3至5年的時間,將門診數量擴展到30家。騰訊投資美國醫療領域數千萬,實則瞄準中國市場
騰訊還以更為間接的方式投資了一些公司。騰訊領投了健康和人工智能公司iCarbonX的1.55億美元融資,后者隨后與美國病友社交網絡公司PatientsLikeMe達成了一項1億美元交易。這一合作旨在整...消費級基因檢測從營銷之爭到價格戰,難道又是一場“百團大戰”?
降低價格——擴大用戶群——獲取海量數據——服務更多消費者,消費級基因檢測從營銷之爭升級到了價格戰,這個循環乍一看和當年的團購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