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醫療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醫療相關話題,全面解讀醫療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2025,醫療健康投什么
為何說“投資就是投人”?因為沒有企業的成長是一帆風順的,短期內上市的企業寥寥無幾,即便如此,這類企業也經歷過艱難時刻。聯影智能完成10億元A輪融資,引領醫療AI新變革
產品方面,聯影智能將繼續優化產品服務體系,加快市場拓展步伐,推動技術創新的臨床轉化與落地,讓更多醫療機構和患者受益于領先的醫療 AI 解決方案。精智未來完成新一輪融資,廣州數字科技集團投資
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進一步拓展微型氣相色譜儀(Micro GC)的生產能力、商業化布局與應用推廣,同時支持原有臨床管線的持續推進、新管線的開發以及呼氣檢測新產品的研發。眾惠醫藥完成兩輪千萬級融資,加速3D打印空心微針與外泌體產業化雙突破
在管線布局方面,眾惠醫藥已在具備生發功能的“基因編輯工程化干細胞”領域中完成了基礎研究,獲得了多項核心數據。這個百億美元明星單品,國產已搶下一半市場
動態血糖儀的激戰無法逃避,企業只有在混戰中建立難以復制的獨特價值,強化產品和服務的獨特價值,吸引并留住真正有價值的客戶,同時改進技術、降低成本,為市場理性化后的競爭打下基礎。PEEK爆火背后,工業狂歡之外,醫療破局的中國答案
當資本的熱浪遇上硬核科技的突破,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投資機遇,更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華麗轉身,是產業鏈自主可控的生動實踐,更是中國醫療從業者用實干對"卡脖子"困境最有力的回答!人工骨新材料批量上市,同種異體骨該退場了嗎?
集采的威力不可謂不強。不過,站在患者的角度,回歸商業與醫療的本質,給創新企業留出足夠的利潤空間,而不是“唯低價論”,或許更能讓企業專注于人工骨各類材料的創新推進,而不是苦苦尋找第二增長曲線。或許,這也...真邁生物完成2.8億元C+輪融資,持續加速商業化與全球化布局
真邁生物專注基因測序儀和生命組學儀器的技術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URFSeq”測序技術體系。全球腫瘤研發趨勢全景分析:靶點格局、機構布局與AI技術融合
本篇行業研究基于AACR 2025發布的全量摘要數據,系統梳理了全球腫瘤研發三大維度:(1)疾病與靶點研究熱點,(2)機構類型與技術趨勢,以及(3)AI在腫瘤研究中的融合應用。國內排名前100的頂級醫院,都在自研什么大模型?
截至2025年4月30日,統計第三方榜單中國內排名前100的醫院,已有98家對外宣稱完成了大模型部署。這家「套殼」AI醫療公司估值200億
Abridge完成了2.5億美元的融資,最新估值高達27.5億美元(約人民幣197億元),一躍成為AI應用領域的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