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高精度衛星導航芯片,“小巨人”司南導航啟動招股
司南導航突破了高精度北斗/GNSS 核心算法、芯片、板卡/模塊等關鍵技術瓶頸,實現自主可控。在打破外企技術壁壘、屢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同時,司南導航還積極拓展北斗應用新領域。首發 | 致真存儲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致真存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磁存儲技術為基礎的創新性科技企業,掌握芯片設計、研發及生產制造等關鍵核心技術。蘋果還沒造車,但富士康已經準備好了
富士康并不是唯一打算造芯的OEM企業,它的老同行歌爾股份、立訊精密、緯創等,都在芯片制造領域有所布局,而且大家都齊刷刷的瞄準了同一個方向:汽車芯片。國產家電芯片突圍,喜憂參半
隨著家電用MCU向32位轉變,集成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結構升級帶來的單位產品附加值顯著提升,為相應芯片供應商帶來了更多商機和利潤,為眾多廠商提供了開發新技術的動力。谷歌芯片,正在經歷蘋果時刻?
不難發現,不少國產手機廠商都如谷歌一般,在經歷著這樣的蘋果時刻,倒推一步是技術依賴,前進一步是真正自研,前面是碧海藍天,后面是萬丈懸崖,每一個小小的決定,都會影響到未來五六年的發展。經緯創投領投,固態成像探測器供應商「善思微」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截至目前,善思微的大面陣CMOS探測器已完成樣機研發,芯片設計及拼接、閃爍體耦合等關鍵技術環節已驗證跑通。汽車芯片,有兩大好賽道
汽車芯片是智能汽車的大腦,隨著汽車越來越智能化,將會對汽車芯片有著極大的需求量,因此未來十年將是智能汽車和汽車芯片的黃金賽道。國產廠商搶占硅光芯片的風口
硅光模塊在速度、能耗等方面將超越普通光模塊。隨著5G網絡建設的拓展,400G硅光模塊的高速率市場正在逐步打開。硅光技術因其諸多特性,已經成為業界下一個追逐的目標。80歲的何享健,殺入光伏市場
光伏產業鏈上游主要涵蓋原材料和設備兩個層面,最為典型的就是光伏組件使用的硅片。拼技術、拼硬實力才是企業闖關光伏行業的王道。芯片大廠的一些「斷臂求生」
不得不說,“斷臂”是無奈但正確的決定,都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給自己留個退路和機會。對松下或者OPPO來說,這樣的決定既是斷臂求生,也是產業轉型。15家半導體企業,募資520多億
其中建廠最費錢,三家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中芯集成和晶合集成占據大頭,募集金額分別為180億、110億和90億元人民幣。再就是封測廠商頎中科技募資20億元。半導體市場何時迎來曙光?
半導體企業在資本支出上的舉動預示著,盡管當前全球半導體產業整體仍處下行周期,但細分領域的上行曲線或將會鼓勵和推動行業繼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