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或出售美國工廠,中東+北非布局提上日程
目前在阿曼建廠的中國光伏大廠,僅有晶澳一家。這次的產能遷移行動,也是一貫“求穩不冒進”的晶澳,為數不多的“先人一步”。太陽井新能源完成B2輪融資,加速光伏銅金屬化產業落地
公司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光伏專業海歸博士團隊創立,擁有資深工藝和設備研發制造團隊約300余人。鈣鈦礦企業「日耀光電」完成數千萬天使輪融資,長興基金出手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大尺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試驗線的建設,并繼續擴充研發、持續提升產品效率和穩定性。越南電荒,中國時隔七年再次馳援送電
在越南因缺電問題陷入困境之際,中國向越南伸出了援手。今年5月底,中越兩國達成購電協議,這也是近七年來中國首次對越南恢復供電。出海商家「渡劫」2022:有人千萬資金被凍結,有人庫存堆成山
過去的這一年,中國出海商家遭遇的需求疲軟,一部分源于產能過剩導致的“庫存危機”,背后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低端供給。「量化能源實驗室QE-Labs」獲劉曉松150萬美元天使輪投資
隨著太陽能部署規模的擴大,對創新光伏資產管理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長,使用無人機進行光伏巡檢的市場將會大幅增長。首發|VC/PE跑去投新能源,美科股份完成12億元B輪融資
美科股份成立于2017年,公司產業經驗最早始于2003年,是將太陽能晶硅多線切割技術引入中國的先驅者。德國科技初創Enpal獲軟銀參與的2.9億美元C輪融資,提供家用太陽能設備
迄今為止,Enpal已籌集約3.6億美元的股本,另有4.06億美元的債務。7年賠光186億,從大陸首富到身無分文,12年的大起大落誰之錯?
作為全球光伏界的寵兒,手握世界領先的技術,為何會一落千丈,發展成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