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還是不卷,廣汽其實沒得選
相較于年年虧損,只能靠融資續命的部分新勢力車企,廣汽已經算是贏了前半程,至于其能否在電動化的下半程加速,就要想辦法超越海外汽車品牌所積累下來的紅利,發展出自己的新能源事業,才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起猛了,裁員也搞「饑餓營銷」
車賣得不好,只能縮減產能,而縮減了產能也意味著,達不到正常的生產效率,從而造成大量的資源和人工成本的浪費,所以裁員就成了現階段止損的重要手段。北方第三城,還在死磕「造車夢」
近日,青島出臺《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力爭整車產量達到40萬輛。參考2023年新能源車產量數據,如若實現目標,青島...新能源車虧錢大甩賣,燃油車急了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續航補能、智駕水平的提升,消費者購買意愿也在不斷上升,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達到50%,或許就在一兩年間。理想、蔚來、小鵬:業績分化,各尋出路
長遠來看,對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每一家企業而言,無論選擇哪一條路徑,最重要的是,能不能真正做到在智能駕駛上建立起技術壁壘,而這絕非一日之功。不缺訂單的SU7,還沒能重新定義小米
汽車業務帶來的軟硬件收入和對小米生態拼圖的補充,可能會推動資本市場重新定義小米。當然,前提是雷軍要讓小米汽車保持住可觀的銷量。價格跳水,經銷商逼宮,保時捷為啥問題這么多?
曾幾何時,保時捷是豪車品牌中的佼佼者,不少人都以買到一輛保時捷豪車為榮,無論是卡宴還是911、718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但是就在最近保時捷可以說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業績下滑、降價的新聞不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