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賣貨2.5億,比東方甄選更有野心的對手來了
如何布局TVB自己旗下的電商平臺“鄰住買”,以及如何讓鄰住買和內地的直播帶貨業務互相配合,如何讓旗下的影視內容和電商業務產生協同效應,都需要在團隊、物流和供給方面,開展更耐心和細致的長期建設。56歲的TVB寶刀未老
對于TVB來說,拍好電視劇仍是首要任務,這直接關乎廣告、流媒體平臺等多個業績的增長。目前來看,56周年的另外三部臺慶劇表現均不如人意,《新聞女王》成了最后的希望,不少港劇迷寄希望于《新聞女王》能夠力挽...《新聞女王》真火了!TVB又回來了
觀眾想看什么,支持什么,《新聞女王》已經說明了。接下來壓力給到創作者,按照這個標準搞職場劇很難嗎?一定不是的,TVB有過,內娛也有過。最會拍職業劇的TVB,把新聞拍出了宮斗味
《新聞女王》沒再循著以前“新聞就是為民請命”的套路,而是撕開純凈的表面,將新聞業中真實卻些許骯臟的一面呈現給觀眾。半年虧損超4億港元,直播帶貨尚未幫香港TVB翻身
在消費人群集中在25歲到30歲以及20歲以下的平臺上,依靠對70后、80后的影響力轉化消費力,“港劇式直播”的效果能持續多久尚有待觀察。從華誼到TVB,影視業的盡頭也是直播
有靠著港劇情懷在新領域試水成功的TVB,就有在新賽道依然默默無名的華誼。即便是短暫成為了直播“頂流”的張蘭,也同樣面臨著各種困境,以及不斷內卷的壓力。待這個“多事之春”過去,直播賽道又還能留下誰的名字...創始人套現百億離場,靠情懷收割內地的TVB
藝人都知道的事情,TVB自然更明了直播帶貨的意義,根據TVB公告,今年類似的直播帶貨在內地還有47場。另一個疑問隨之產生:TVB不是在香港一家獨大嗎?這幾年為什么虧損嚴重。北上掘金、廣鋪賽道,TVB如何以「情懷變現」?
一面以情懷殺為敲門磚,瞄準劇集、綜藝、電商等賽道,在助力文化交流的同時,優化自身的商業結構,填補歷年累積下來的虧空進而實現自救。落寞的TVB,瞄準直播間
TVB北上直播淘金的背后,是其從昔日神壇上跌落的窘迫現狀。財報顯示,自2019年起TVB便失守40億港元營收的水準,而自2018年起,TVB連續多年未曾虧損的盈利神話也被打破。如果TVB是下一個東方甄選,你還要錯過嗎?
從入駐淘寶直播開始催化,短短4天,TVB(電視廣播)股價漲了243%,最高漲幅接近3倍,就連與之相關的邵氏兄弟控股漲了3倍多。直播帶貨,TVB「背水一戰」?
宇宙的盡頭是直播,TVB「北上直播」的第一個選擇是抖音。TVB能否成為下一個「東方甄選」,甚至是李佳琦?依然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