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
上市最新資訊,投資界全方位播報上市相關話題,全面解讀上市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為什么阿里巴巴要在香港雙重主要上市?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在香港和紐約雙重主要上市,將進一步擴大來自中國內地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投資者基礎,促進股東結構多元化,提升阿里在港股的流動性,也為投資者在公開市場持有及交易阿里股份提供更大的靈活性。投資界24h|國務院擬規定地方政府不得為公司上市提供獎勵;新茶飲進入10元時代;鄭州:加快組建產業投資集團、科創集團
據媒體統計,一直在低價區間深耕的蜜雪冰城,憑借4元檸檬水、2元冰激凌、1元冰杯等,早已把很多消費者“圈粉”。蘇州殺出個超級IPO:全國第一,市占率72%!
在先進陶瓷材料零部件領域,珂瑪科技的年收入約2.07億元(2021年),全球市場占有率約0.19%。投資界24h | 高合汽車申請破產重整;600億獨角獸地平線將赴港上市;千億家辦,迎來一位女掌門
“智駕獨角獸”地平線通過中國證監會IPO備案,這意味著拿到了香港上市的通行證。黑芝麻智能IPO:一個香港招商案例
放眼望去,一批將國際總部和境外研發中心落戶香港的企業,正在謀劃赴港IPO。先落地,后上市——這也許是香港招商的新思路,也為后續赴港獨角獸帶來一縷借鑒。“老中醫們”沖擊創新藥
除同仁堂(600085.SH)、東阿阿膠(000423.SZ)與達仁堂(600329.SH),市值排名前十的中藥企業里的七家均已涉足生化創新藥的研發。新加坡,中國公司二次上市的「應許之地」
據統計,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新交所上市的公司中有40%是外國公司,其中35%來自大中華區,約有70家。10億美金,萬隆即將收獲一個美股IPO
萬洲國際已建議分拆美國及墨西哥豬肉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食品,赴紐交所或納斯達克獨立上市,計劃最少募資10億美元。港股上市潮,又來了?
要上市的公司太多,投資人不夠了。港股上市潮似乎又來了。一位在券商工作的朋友印證了我們的判斷,她說最近做IPO業務的同事明顯忙起來了,手里項目很多,都在加班加點趕進度。韓國大叔瘋狂撒錢:200億
條漫始祖要IPO了。Webtoon俗稱條漫,專門為電腦或移動設備設計的漫畫類型,上下滑動來觀看,而不是像傳統漫畫書一樣左右翻頁。女科學家帶出一個IPO,估值超235億
作為海歸創業項目,英諾賽科背后投資機構陣容龐大,還有地方支持,駱微微向自己創業生涯的第 一個IPO發起沖擊。清華校友聯手,干出一個IPO
黑芝麻智能創始人單記章與劉衛紅,均來自于清華系。截至IPO前,兩位清華校友創業的黑芝麻智能估值已達22.3億美元,成為“自駕計算芯片”領域獨角獸。張一鳴即將斬獲首個IPO
在經過12年的發展后,字節終于離資本市場更近了一步,這個超級獨角獸努力讓自己變得靈活,以更好應對市場變化,字節的資本棋局已經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