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
以全國千分之一的土地,創造全國2%的GDP
安其威微電子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航天科工領投、德聯資本跟投
專注相控陣應用的微波集成電路企業安其威微電子宣布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航天科工領投,德聯資本、中電艾伽跟投。蘇州市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第六批擬合作創業投資機構初審推薦公示
根據《管理辦法》、《評審辦法》規定,即日起通過媒體對第四、五批初審推薦擬合作創業投資機構進行社會公示,公示期為2周,自2017年8月14日至8月27日。快訊|萬國數據獲得平安海外控股1.5億美元股權投資,深化數據中心領域戰略合作
萬國數據今日宣布中國平安旗下平安海外控”將以可轉換優先股的形式對萬國數據進行1.5億美元股權投資。快訊|人工智能公司意能通獲A+輪3000萬元融資,今年進入快速市場化階段
目前,意能通主要瞄準各領域中的 KA 客戶,已經成功服務尚德機構、圓通快遞、中國平安、工商銀行、同程藝龍等國內百余個頭部企業,2018 年營收水平在千萬級別,預計今年進入快速市場化階段。關于組織申報蘇州股權融資服務平臺政策獎勵的通知
根據《關于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蘇府〔2018〕115號)和《蘇州股權融資服務平臺獎勵政策實施細則(試行)》(蘇府金發〔2018〕70號)文件精神,現組織2018年度蘇州股權融資服務平...首發|杭州國芯科技完成1.5億元B輪融資,專注物聯網人工智能芯片
據悉,本輪融資完成后,國芯將進一步加強在芯片、軟件、算法等核心技術領域的投入,加速新產品研發,為業界推出更多創新并實用的產品。快訊|獵豹移動與蘇州一米達成戰略合作,獵豹機器人智慧解決方案多場景落地
未來,豹小秘還將在禮賓崗位上突破更多的功能,并和酒店管理系統打通,為賓客 們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快訊|牧星智能獲鼎暉投資的A輪融資,加速倉儲物流AI賦能
牧星智能2016年6月成立于蘇州,是一家以AI算法為核心,以倉儲物流機器人為載體,提供智能倉儲和智慧物流整體解決方案的高科技公司。在成立兩年多的時間里,公司整體解決方案已經在綜合電商、智能制造和智能物...快訊|蓋雅工場完成3億元C輪融資,由老虎環球基金領投
本輪融資將用于提升戰略和運營能力,繼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特別是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引擎在業務預測、排班優化、員工保留和增強分析方面的應用場景,以及中國勞動力管理實踐經驗的全球化輸出。蘇州國發創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公開征集合作創業投資機構的公告
本引導基金為蘇州市政府設立并按市場化方式運作的政策性基金,設立宗旨為大力推進蘇州市養老健康服務業發展,放大政府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有效引導創投資金投向蘇州市區域內大健康相關行業內的企業,發展培育本市大...蘇州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引導基金 擬合作機構初審推薦公示
蘇州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引導基金(簡稱引導基金)根據盡職調查和專家評審結果,初審推薦蘇州工業園區元生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蘇州聚明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參加引導基金管理委員會的最終評審創投如何加速區域新產業的布局~蘇州論壇
12月1日,由中國投資協會股權與創業投資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18中國年度創投人物大會暨創投二十年盛典”在江蘇相城隆重召開快訊|納微科技完成近億元融資,華興醫療產業基金獨家投資
通過本輪融資,納微科技將全面提升為客戶提供從手性化合物、天然產物、抗生素、多肽、胰島素、到疫苗、抗體、融合蛋白等下游分離純化工藝開發的全流程解決方案能力,豐富分離純化領域的產品線。快訊|專注3D打印材料的Polymaker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協立投資
協立投資作為Polymaker的A輪投資人,后續多輪追投,源于看好制造業定制化、智能化、短周期的轉型升級趨勢,進而看好3D打印的廣闊應用前景,而材料是3D打印產業鏈中最有價值的環節,是制約3D打印行業...信達生物香港上市:創始人“自帶光環”,成立2個月即獲首輪融資
成立不到7年,明星創始人加上自主創新的“光環”,讓信達生物迅速完成5輪融資,合計5.62億美元。斯道資本、禮來亞洲基金、君聯資本、淡馬錫、高瓴資本等都是這家企業堅定的擁躉者。云學堂獲5000萬美元C輪融資,發布“絢星”引領企業智能化學習
會上還披露了云學堂C輪融資具體詳情,本輪融資由云鋒基金領投,融資總額為5000萬美元,再次刷新企業學習領域融資紀錄,此消息一經發布隨即引起財經界廣泛關注。快訊|步態識別領域現準獨角獸 銀河水滴完成1億元Pre-A輪融資
全球步態識別領先者、新銳人工智能企業——銀河水滴宣布完成1億元Pre-A輪融資,由恒邦資本與華和資本領投,南山創賽基金跟投。快訊|23億收購公眾號“黃了”,利歐股份終止并購蘇州夢嘉75%股權
根據解除協議,蘇州夢嘉股東將在協議簽署后10個工作日內退還利歐股份此前支付的“排他費用”1億元。快訊|鼎科醫療宣布完成6000萬人民幣B輪融資,啟明創投領投
鼎科醫療致力于研發和生產高值血管介入耗材,團隊具備多年海外成功研發經驗,目前已有多款產品的進入注冊申報和臨床試驗階段,瞄準未來10年的中國介入市場的趨勢,不斷推出國產替代的精品醫療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