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鐵飯碗,我在大廠做「刺兒頭」
我不是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這個技能在我第一份工作中已經練得很好了,但我放棄了穩定的公務員生涯,不就是為了還自己一個自由嗎?辭掉月入4K的國企工作,我在泰國逆襲成中產
這不是一個簡單地逃離“內卷”的故事,中國企業出海的大背景下,個體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從而獲得一種創造財富和實現價值的新路徑。95后醫學博士:我在小紅書賣耳環,沒當醫生不后悔
正畸熱之下,有市場就會有財富。名校正畸科博士畢業,小黎找工作可以稱得上容易。但她卻放棄了這條看似鋪滿財富和聲望的職業道路。她的判斷是,這一行賺錢并沒有想象中容易,而且最重要的是,做正畸醫生不符合她的興...95后溫州小伙:迪拜創業年入百萬,沒攢夠結婚錢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迪拜除了豪,還是豪。但在迪拜生活4年后,李大衛深感自己的收入水平,僅僅是“剛剛好”。當老公賠掉30萬之后
很難說清,漂在北京的妙妙和留在縣城的小艾間,到底誰選擇了人生困難模式。當穩定感和機會無法兼得時,關鍵時刻的選擇就顯得如此重要。但如果把時間線拉長一些,與自己和解似乎也沒那么難。90后俄羅斯女生:在中國大廠,賺夠了老家買房錢
中國互聯網公司這種工作狀態很常見,大家早就習以為常,只不過有人看到我一個老外和他們一起加班會感到奇怪。這才是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謬誤并不是完全不著邊際的想法,相反,它們通常看上去既可信又符合邏輯,但卻總是有所缺失。在經濟政策中,謬誤層出不窮,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小到住房,大到國際貿易。大廠匯報流程都嫌煩,關鍵時刻能救命
很多人說起大廠的弊端,往往會提及各種復雜的匯報審批流程,但是,這屬于一種你又恨它又干不掉它的東西,因為它是一種保護機制——所有人都可能犯錯誤,所以需要糾錯機制。借《知音漫客》休刊,我跟一位漫畫家聊了聊他的活法
漫畫可不只是畫畫,而是用畫面講故事,用故事創造角色。你如果想到一個漫畫家能立馬想到他的作品和里面角色的名字,那他肯定就是名副其實的漫畫家。當大廠出來的中國老板碰上堅決不卷的越南打工人
他在互聯網大廠工作了12年,習慣了大廠的方法論與工作節奏,習慣了加班、內卷,將問題拆解、優化,但在越南創業三年多,他不但沒把越南員工卷起來,自己反而也沒那么雞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