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齡夢女:乙游栽種,誰來收割?
誰的青春不疼痛?相同的年紀,人的需求都大差不差:從枯燥生活或原生家庭中逃離的沖動,于課業壓力中堅持下去的支柱,對理想自我的想象,對性的好奇、對愛情的向往……只不過不同代際有不同的方式去滿足。當成人邪典遇上說唱藝術
藝術的本質是替代性滿足,讓那些現實中難以發泄的情緒欲望通過文本影像隱秘達成。在這個意義上,開始翻唱《誰敢想》的網友以及正準備翻唱的硬糖君本人,又屬于缺啥補啥呢?風靡的「老太重生」,國人的臨終幻想
“老太重生”為我們打開了全新視野——都重生了,為何還要重生為“媽”?為何選擇仿佛一切都已塵埃落定時,作為重來一次的原點?《跳樓機》打動了誰?
從彩鈴時代的《愛情買賣》到《跳樓機》,我們從一種直白走向了另一種直白。當群眾起哄讓那藝娜上《歌手》唱黃色歌曲《貝如塔》時,誰還好意思再提“拯救樂壇”這樣荒誕的口號。當番茄霸總遇上晉江古言,短劇IP小變局
無論影視圈攜影視綜IP而來,還是更多網文平臺下場,更大的想象力應該在于對短劇內容風格的影響,通過更多、更充實的IP選擇,為短劇拓展邊界、中和亂象,避免短劇過早困于同質化、觸到天花板。炮制下沉女性主義爆款
作為娛樂產品,劇集當然要關注用戶需求,更要甄別用戶需求。最重要的,還是把自己當成一個正常作品。光有服務意識了,那創作一起手就亂了。每一處對用戶的討好都那么昭彰,拼到一起又那么矛盾。不如正視現狀、了解自...誰還需要吐槽UP主?
吐槽UP主也好,吐槽視頻的愛好者也好,最終都要面對一個真相:劇集吐槽的意義其實就是一部分人的電子榨菜、情緒價值,對內娛都已經不痛不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