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的臨近,跨境電商開啟血拼模式,最終亞馬遜中國海外購會以什么業績收場?
2017年10月31日,亞馬遜中國第四屆“海外購物節”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辦。期間,亞馬遜中國對本次購物節的主要階段、以及亞馬遜Prime會員服務升級做出闡述。百萬線下店加入,“四個重構、五大能力”全面助力新零售
今年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元年,集團在過去6個月中,近百萬家線下商店已經陸續接入阿里巴巴新零售體系中。因此,今年雙11將首次全面走入線下,利用無人收銀、智慧門店、淘鮮達等一系列新技術、新服務,用新零售把雙...透過阿里、蘇寧、京東三大電商巨頭的動作,看未來零售的三大趨勢
從阿里、蘇寧和京東三大電商巨頭的零售實現路徑上看,無論是參股或收購,還是創新業態開店,都是為了實現優質服務體驗落地和便利性以及成本優化等等。最終,實現互聯網化的線下資產和站點網點資源的價值都會被重估。...兩年過后曾是“主角”的共享經濟項目雖消隱幕后,但崛起的依然在崛起
“共享型”企業倒閉破產不斷,滴滴出行雖已壟斷中國網約車市場份額,但通過滴滴司機實際反饋也不是很理想,“以前幾個公司打(補貼戰)得兇的時候一個月輕松能賺個2-3萬,現在再辛苦點都不可能實現得了了”……共享經濟項目雖消隱幕后,但崛起的依然在崛起
“共享單車”融資熱潮再次掀起一波共享熱,數十家知名投資機構紛紛尋找潛力股,共享電車、共享充電寶、共享住宿、共享KTV、共享物流,甚至共享輪椅、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共享衣櫥、共享圖書等共享項目紛紛得到一...新零售落地該往哪幾個方向走?
目前的社會已經是高度的線上、線下二維空間社會,消費市場已經是高度的線上與線下二維空間市場。任何單一的線下市場、線上市場都不能構成在目前社會環境下完整的零售市場空間體系。無人零售成為當今網紅,背后的投資卻有無人言說的痛
按照目前投資機構的投資布局,投資圈關于無人零售的投資大致可以分成兩派,一派熱衷于無人便利店方向,代表公司有繽果盒子、深蘭科技;另一派則是辦公室無人值守方向,這個也是今年以來的投資大熱門。現場直擊丨百度外賣總部的討薪者:拖欠了兩個月工資,只能借錢過日子
現場20余名百度騎士反映:近日北京望京站點代理商臨時“跑路”,拖欠該站騎士工資超11萬元。據現場騎手透露,除望京站點外,其他站點工資也有不同程度的拖欠,按人均5000元,初步計算,該代理商拖欠工資總數...智能快遞柜的天下,是巨頭壟斷還是百家紛爭?
快遞柜最終結局是兩強相對還是萬馬奔騰?而最近快遞柜行業似乎陷入一片沉寂,或許正在醞釀之中,畢竟物流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還未有圓滿的結果。趨向于數字閱讀的當下,傳統出版將何去何從?
未來只會存活奉信“內容為王”、與數字出版炮制“短平快”內容不同、專注精品出版的優質出版機構,其余的出版機構則會陸續銳減。未來的紙質書會因“物以稀為貴”,成為人們競相收藏的奢侈品。阿里文學的3+X陣型孵化IP,能否迎戰網文下半場?
打造精品IP是費心費力的,阿里文學計劃把平臺上的作品分成付費向和衍生向,通過一些扶助和傾斜鼓勵作者創作有世界觀的作品,而不是生產一系列短平快的總裁文、曖昧文和鄉村文。智能家居市場創業者該如何破局?智能單品領域大有可為
我們認為:單以消費品的邏輯來看,紅利十分明顯,況且智能門鎖在智能家居領域中還具備高頻、剛需等特點,是智能家居體系中的核心產品之一。未來人們的起居生活空間會更加多元化,而滿足此類起居便利及管理需求的智能...家具行業存在巨大潛力,未來將發生4大變化
總之,家居家裝在未來10年,還將發生巨大變化,家居家裝產業的大變革已經來臨,100億的魔咒很快就會被打破,新的、更大的企業都會出現,1000億的夢想也將隨著時間的積累而變為現實。麥當勞改名“金拱門”,本土化后被調侃太土氣?
而麥當勞中國“國企化”后的工作目標是:中國內地麥當勞餐廳數量在2022年由2500家增至4500家;約45%的麥當勞餐廳將開在三四線城市,超過75%的餐廳將提供外送服務。平臺優先or生態聚合:巨頭在AI領域的不同選擇折射出什么
當然,中美的AI開發者群落本身就有極大不同,各自的痛點與需求也不一樣。但安卓與IOS的開發者爭奪來看,似乎歐美開發者也更鐘情于蘋果提供的打包服務,對安卓生態下的“散養模式”抱有很高的吐糟欲望。將數據化、智能化模式變成具體服務,才能為汽車后市場創造價值
智能化的作業數據、流量數據、經營數據、物流倉儲物流數據、營銷數據、財務數據等一體化的可視要件形成,需要維修廠以更開放包容的姿態來完成,而對于配件生產商來說,僅僅一句“維修廠不愿意給客戶資料”作為理由是...初生的嬰兒總是不美的,新零售暴露了五大不足之處
中國的零售業歷經滄桑,在砥礪奮進的進程中經歷了巨大的變化甚至陣痛和挫折,但是我看到是對未來的期許和希望。如培根所說,初生的嬰兒總是不美的,革新中的事物也是如此,因為革新正是時間所孕育的嬰兒。“AI+醫療”上的不斷發力,看200億背后騰訊的激進野心
移動醫療作為互聯網+醫療的代表之一,這股風從2011年已經持續吹到了現在,自然少不了BAT等巨頭的加持。 作為移動醫療的弄潮兒,如今的騰訊已然將目光聚焦在“AI+醫療”上,并試圖發力線下診所。電動汽車業進入試水階段,誰是真正的贏家?
谷歌和蘋果都曾表示,無人駕駛汽車在不久的將來會逐漸普及。但在車輛安全和責任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之前,無人駕駛技術仍將停留在測試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