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視覺風云再起,誰會是新「四小龍」
在行業從0到1的階段,市場格局尚未穩固,“四小龍”們可能暫時“龍隱于野”。但在從1到10的行業爆發階段,不需要幾年,甚至一年之內,3D視覺賽道的“四小龍”們就會初顯排位。5年30倍增長,隱私計算賽道「未富先卷」
進入2022年,能否“落地”成為存亡關鍵。在市場教育有待加強、技術性能尚待提升、行業規范還需完善的情況下,誰能順利破解未富先“卷”的困局?2022餐飲上市第一股,竟是個「過氣網紅」
近幾年不乏被資本和營銷捧紅的網紅餐廳,如流星般綻放,而后迅速消失。像綠茶這樣,經得起十幾年時間考驗,并且熬到上市,也不失為一種成功。不過要想贏得二級市場的青睞,恐怕綠茶還有很多功課要做。元宇宙「冷靜期」,下一步該怎么走?
無論元宇宙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不可否認的是,資本和企業永遠不會停止對增長的渴望。對于元宇宙的未來,我們只需要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深圳「閉關」一星期,科技之力是否消失不在
疫情的沖擊對于深圳的電子產業也許只是“陣痛”,但疫情過后,人們或許會更多思考深圳產業鏈與周邊城市的關系——產業鏈既需要集中以提高效率,也需要多點分布以分散風險。?中概股大跌背后:誰才是經濟「晴雨表」
最難以融資、最缺錢的,絕不是大廠,而是在互聯網上聲量較小、關注度較低的數千萬家中小型企業,特別是前期需要大量燒錢的初創型科技企業。跨國藥企的2021財報透露了哪些信號
合作、創新、本土化,已經是跨國藥企在華發展的三大關鍵詞。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老齡化趨勢給了無數藥企遐想的空間,而在大量本土創新藥企冒頭的情況下,可以預見,沒有哪家跨國藥企會愿意失去這一肥沃并具有想象空...從兩會看風口,科技風要往哪里吹?
“既知平正,務追險絕”。科技變革無窮無盡,只有登高方能望遠,無限風光在險峰。面對當下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敢于攀登的中國人民勢必會站在頂峰俯瞰百舸爭流、奮楫揚帆。不務正業的馬斯克,把他們逼急了
每一個汽車企業都有自己的豪情壯志,渴望構建自己的全產業鏈,擴大加深產業布局,以增加自身底蘊,在時代變革中站穩腳跟。創新藥出海,已經「剎不住了」
出海之路肯定不會越走越窄,現在國內有這么多的創新公司,也在為源頭創新不懈努力。未來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企業在國際化道路上有所收獲。新造車難破「萬輛」及格線
雖然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可足夠容納更多新玩家的加入,但是盲目加入造車賽道,絕非明智之舉,因為風口遲早會停,泡沫始終會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