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3年終于扭虧為盈,卻遇高管離職,途牛能否迎來新拐點?
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OTA雖然擁有大量的用戶與現金流,如果單純售賣旅游產品利潤微薄,打包金融保險服務才可以提升利潤。但聯合創始人的出走,也為途牛未來的金融業務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這場 AI 的圈地運動中,媒體從業者除了顫抖還有哪些機會?
報告分析,在未來,依托精準分發的個性化推送和全網推送,有望成為用戶閱讀新聞的常規方式。其既可以扮演效率訴求用戶的閱讀工具,也可以成為沉迷訴求用戶的消費引導。任正非為什么說要重視低端機?
面對希望以“質價比”對標的蘋果,華為應該清楚,在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真正能以“質價比”取勝(指利潤最大化)的只有蘋果,沒有之一。第三季度賺了10個億,但京東為何不公布GMV了呢?
我們梳理一下京東多年來的GMV數字會發現,2014年的增速高達107%,從那以后掉轉直下,開始走下坡路,2015年是84%,2016年直接跌到47%,如今又滑到了32%的低位。如果按時間軸畫一條曲線的...馬云的焦慮,俞永福如何治
俞永福是現任阿里大文娛的董事長兼CEO,2014年俞永福帶著自己創立的UC并入阿里后,一路高升,一年半的時間內就成為了阿里唯一一個外部高管合伙人。與UC及俞永福關系好的媒體人,經常會吹捧其為“阿里太子...從珠三角到南亞次大陸 ,“僵尸粉”產業也在轉型升級
只有夯實自身的內容基礎,從根本上做好口碑傳播,才能確保社交紅利不會從身邊流走,保護粉絲與本該屬于平臺的影響力,才能發揮媒體、明星、網紅們更大的傳播價值。細數那些依附游戲產業的灰色地帶:刷榜、外掛、私服......
如果我們再將這些依附于游戲產業之上的灰色地帶算上,實際上游戲產業的規模應該更大。這些灰色地帶或是廠商支持或是廠商打擊,然而他們的確是始終伴隨中國游戲產業左右。印度雜貨電商扎堆,中美印三方勢力背后角逐
可以看到如今的印度雜貨電商市場不僅印度的本土企業在互相角逐,也不僅僅是Flipkart和Amazon India在互相的角逐,其背后我們也看到了中國互聯網的領軍企業阿里巴巴和騰訊,以及美國巨頭微軟、e...傳統線下教育遇瓶頸,互聯網K12教育市場為何受到資本青睞?
教育永遠是個強需求和不斷更新的領域,因此與教育有關的一切都應該是不斷迭代的。這些年來在K12在線教育領域,涌現了很多模式,從錄播課、MOOC慕課、題庫再到直播、在線真人一對一等等,模式伴隨著技術的發展...科技創業商業模式規劃如何做選擇?
面對現實,選擇適合自己的路,需要的時候隨時調整,隨時重新做定位,修改戰略,可能會是一個看上去沒有什么技巧,但是可能也是唯一的道路了。微信 All in 之下,社交電商的“風口”真的來了嗎?
好的小程序不僅可以讓用戶’用完即走’,也可以讓用戶’用完再來’。就電商行業而言,不管是電商平臺,還是品牌電商、自媒體包括傳統公司,都可以通過小程序電商來進行探索,前提是必須抓出用戶的需求,充分利用小程...“競技精神”超越賽事本身,英雄聯盟電競正在邁向百億產業規模
包括BAT,萬達、軟銀、紅杉等在內的資本巨鱷早已在中國電競體育產業領域注入重金;此外,京東、蘇寧等諸多“金主”也瞄準了電競產業。通過資本加持,電競產業才有機會獲得強勢增長,而正向循環下,良好的增長性是...2.9億元收購一家臨時成立的公司,當代東方收購案疑點重重
這本來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上市公司收購案,當代東方作為一家積極轉型影視娛樂行業的上市公司,曾經做過大量的并購重組,盟將威影視也是業內一家知名的內容制作方,做業務并購十分正常。3分鐘100億,9小時1000億,打了雞血的雙11,可能是電商行業的最后一支興奮劑
從長遠來看,數據榜單成為雙十一唯一重點也預示著一定的風險,一旦未來某年數字高峰不再攀升,甚至是出現下降狀況,它所預示的商業信號對電商行業將是一個重大打擊。網易小米大戰吃雞游戲,遲來的騰訊錯失良機后,還能打好一波翻身仗嗎?
對于這樣的一類游戲,不管是騰訊還是網易小米也好,越早在吃雞熱的過程中入局吸量的廠商,就越能在這個市場中掌握前期優勢,沉淀后期那些真正的核心玩家。巨頭壟斷之下,尋找中國游戲市場還存在的少量機會!
市場飽和的趨勢已經無法避免,游戲廠商還需要找到自己的道路去探尋市場的方向,按照自身的優勢,揚長避短進行競爭,龐大的市場固然底量大,但競爭激烈,小眾的市場也并非毫無機會。各大視頻網站美食綜藝扎堆,卻為何沒有火起來?
美食綜藝數量增多的同時,必然會向模式上轉變,節目模式從資訊類變成了“美食+”,各大平臺、明星的積極參與,也讓美食綜藝競爭熾熱。加入了美食之外的元素,能夠讓美食綜藝節目有新鮮感,不過這種新鮮感也不是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