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期貨、中國礦場和官媒,比特幣世界的國家權力角逐
在打壓亂象之后,中國等政府開始正面表態,一個重要的時刻節點已經來臨,誰能夠有效地介入這一市場,尤其是以政府為主體。赴美收購頻頻受狙,中國境外收購路在何方?
可以預見,赴美收購或者與美國公司伙伴進行合資合作勢必將面臨更多潛在的威脅,CFIUS審查就像躲在暗處的一條大蛇,如果沒有提防,它可能突然竄出來給你致命一擊,更有可能的是被盯上后,本來一項很有前景的合作...柳傳志:成了奔馳大股東,“汽車瘋子”李書福給中國企業家長臉
柳傳志說,當時給李書福起一個外號叫“汽車瘋子”,“今天瘋子怎么了?買了沃爾沃,今天又成了奔馳大股東,不是給中國企業家長臉嗎?”短視頻領域的“雙雄爭霸”:舊有格局為何再次被改寫?
抖音的“上層滲透下層”路線之所以成功,說明了底層青年們的娛樂方式正在向城市青年看齊,無論是一票難求的春節票房還是抓娃娃機、miniKTV的覆蓋下沉,都在合力推動著這一趨勢。互聯網之父、科幻作家、《黑鏡》編劇…他們是如何對待新技術的?
出于商業的本質,享受新技術紅利的企業家們必須靠產品而成功,他們絕大多數時間關注的是產品如何被個人使用、如何讓他們上癮、如何占有用戶時間。那么,產品會給社會帶來怎樣的改變和影響,這樣的問題交給誰來思考?...舊瓶裝新酒:霧里看花的馬斯克“星鏈”計劃勝算幾何?
我們認為,馬斯克的“星鏈”計劃不僅是舊瓶裝新酒,從主觀(成本、交付、技術等)和客觀(各國通信的管制、政策、安全等)均給人霧里看花的感覺。基于此,其未來的勝算能有多大?相信每個理性的業內人士都會有自己的...ICO的“金三角”與區塊鏈的“新大陸”
與以往諸多泡沫類似,區塊鏈遠不是新技術、新產業的全部,卻在這個特殊階段霸占了我們所有的注意力,造成了區塊鏈將改變一切,是新時代發動機的假象。這種現象的背后只能說明區塊鏈的門檻夠低,每個機會主義者都有分...牽手微軟:小米“出海”必備的航海圖?
而令人感嘆的是,科技“民主化”亦是小米誕生至今的重要標簽,通過良善的用戶體驗,他們讓更多人用上了更美好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看,“小米硬件制造+微軟產品服務”的戰略合作,倒是顯得頗具溫情。浩浩湯湯的“新零售”之戰,2018會駛向何方
研究表明,亞洲零售消費類型主要為“步行消費型”,而地廣人稀的歐美地區則以“駕車消費型”為主。共享單車的出現,使得用戶消費半徑擴大,可選擇的消費場所更多。你會為國產手機這股“叛逆潮”買單嗎?
如今“華米OV”已經成為國產手機廠商乃至全球手機市場的中流砥柱,從智能手機市場的“換機潮”、“第二部手機”的需求,“華米OV”都在充分享受其紅利。Facebook的兩年危機與分裂
美國科技媒體《連線》雜志近日發表深度文章,通過采訪51名Facebook現任和前任員工,整理了Facebook最近兩年陷入危機背后的故事。斥資12億,阿里為何要收購中興軟創?
這些年來,從自身的各個業務線,到投資參股的無數生態企業,阿里巴巴的業務版圖,早已滲透到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但所有這些業務的根基,歸根結底都要回到三個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中國網民規模新增長,有哪些公司(或產品)存在新的機會?
幾年來,線上獲客成本逐漸高企,重視體驗的線下終端,成了衍生出的新業態。資本大鱷、行業領袖,鼓吹著零售的“新意”,到頭來卻仍然是關于流量的故事。記住熊三木,一場關于文創產業“復興十年” 的豪賭
和大多數投資人不大一樣,見到熊三木的時候,他一定是手頭拿著一本紙質書、一支鋼筆,時不時翻開,寫寫畫畫,慢條斯理。A站關停之后,中文在線為何繼續加碼二次元?
以騰訊作為IP源頭,B站二次元社區通過游戲視頻等形式為手游做宣傳推廣,B站游戲中心通過游戲發行、聯運進行商業變現。換而言之,中文在線對標騰訊,A站對標B站,B站游戲中心對標晨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