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入局精釀啤酒,自有品牌「再下一城」
不僅僅在精釀啤酒領域,零售商近年來都開始采取“兩條腿”走路,在幫助第三方品牌輸出商品之外,持續發力自有品牌,從日用百貨逐漸擴展到生鮮、食品等。中國8萬億算力市場困境:花太多錢卻太難用
中國算力產業依然面臨需求碎片化、國產基礎軟件生態和配套芯片不強、傳輸能力不足、無效算力增多、人才緊缺、難互通協同等諸多挑戰。星巴克焦慮依舊,Q3中國市場業績持續下滑
星巴克想要在火熱的即飲市場競爭中持續搶占市場并非易事。從整個咖啡賽道來看,品類競爭也在加劇,留給星巴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資本寒冬,移動機器人賽道仍半年吸金數十億
人才向來是哪里熱,就往哪里扎堆。2022過半,移動機器人賽道熱度不減,“人”是一方面,還有一部分要看“錢”。資本寒冬,移動機器人賽道仍半年吸金數十億
截至2022年6月,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投融資數量38起,其中移動機器人就發生14起,占比達到36.8%,過億的企業有5家。法門寺「暴雷」背后,寺廟在商業浪潮中迷失
在佛門世界里,虔誠與欲望永遠存在悖論。目前來看,各寺廟的商業化之路還在繼續,如何在宗教本質與商業化之間找到平衡,仍是任重而道遠的課題。達州幫資本浮沉記:從狂飆突進到結局慘淡
"達州幫"黯然神傷的背后是入主的上市公司質量參差不齊、低估了跨界投資的風險,而后續自身資金出現問題則是“最后一根稻草”。母嬰電商二十年,集體隕落
從無到有,再到資本爆發、巨頭搶灘,母嬰電商賽道從一個廣闊的藍海進入到一片血紅的紅海,紅海中競爭的結果則是,一批創業者倒在了半路上,綜合電商巨頭占據了主要市場。「虛擬電廠」撐起千億市場,未來哪些商業模式待變現?
當前我國虛擬電廠發展節奏主要由國家政策驅動,2022年上半年在疫情沖擊以及宏觀經濟疲軟的背景下,國家可能放緩推動虛擬電廠建設的政策補貼力度,行業可能面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