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燒錢 生鮮電商僅有1%盈利:巨頭關店調整 小玩家只求活下去
行業入冬后,即便是像小象生鮮、盒馬生鮮、超級物種這些背靠大樹的頭部企業,也不得不關掉部分門店來調整經營策略。?這一年,36家明星企業死亡:P2P、教育、長租公寓行業成重災區
其實根本沒有什么所謂的生存法則,創業就是每天都不斷在踩坑的過程。跨過來就能“過活”,跨不過來就栽在里面。“二選一”橫行的這9年:圍剿天貓背后的AT紛爭
從“3Q大戰”、AT兩大巨頭紛爭不休,再到電子煙風口下代理商的“有我沒他”,近些年一直都能見到“二選一”的身影。“輕奢服裝品牌”扎堆入冬:市值蒸發超90%、日關店13家、轉型艱難
看起來,“李寧與安踏們”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新打法,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其他玩家過冬的能力。過不去,就只能留在這個冬天。18天,55家公司吸金48億 企服融資“正春天”:未來賺錢主場 擺脫不溫不火
像朱嘯虎這樣的投資明星“做保”,稱To B業務在未來十年將成為“賺錢主場”。WeWork的“中國門徒”們:倒閉、關店、調整、尚未盈利
歸根結底,聯合辦公只有一個痛點——盈利。即使是頭部項目也只是部分門店或者地區實現盈利,真正完全實現盈利還需要時間。5年吸金93億 今3家頭部謀上市:共享民宿短租風口要上岸了?
近日,Airbnb、途家、小豬短租的上市計劃都被提上日程,似乎過了風口的民宿短租行業又要濺起些許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