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3個IPO,器械CDMO升溫,VC只看這三大能力
已經有多家企業醫療器械CDMO企業成功IPO。IVD領域,CDMO凱實生物創業板過會;呼吸機和人工耳蝸CDMO企業美好醫療在2022年登陸創業板。更早以前,為史賽克研發代工內窺鏡的企業海泰新光登陸科創...ChatGPT能夠顛覆醫療AI嗎
ChatGPT并非完全為醫療而生,基于ChatGPT的AI也難以像打磨多年的輔助診斷、輔助治療AI一樣深入臨床環節。馬斯克合伙人創立腦機接口公司,成立2年獲3億人民幣融資
作為一種通信技術,腦機接口不依賴于任何肌肉或神經肌肉通路,使電信號從神經元直接傳遞到外部設備或系統(如計算機或機械臂),以實現大腦與設備之間的協作。因此在醫療領域,腦機接口能夠使癱瘓者重新控制自己的四...光消毒企業Ondine:興于新冠,衰于新冠
作為一種新型的抗菌手段,鼻光消毒技術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每一種新事物的興起,都需要經歷漫長的市場教育階段。對于Ondine來說,乘著有效減少SARS-COV-2感染的東風成功上市,要想獲得長久的發展...清華大學是如何做成果轉化?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清華大學轉化專利數量2889件,轉化合同516項,轉化金額29.98億元(其中到款金額8.48億元),衍生企業218家。萬字長文,2023年醫療領域最值得關注的「十大前沿創新」
未來屬于哪些技術呢?是頗具科幻概念的量子計算,還是各國戰略布局的重點的腦科學,又或者是被《Nature》譽為“生命科學”的下一個風口的空間組學?紅杉今年在醫療領域投了哪些科學家
作為醫療創投行業風向標,紅杉今年究竟看重了哪些科學家?而從這些天使投資案例中,我們又能看到紅杉基于早期醫療的投資邏輯是怎樣延展的?長文深度剖析Biotech產業
經過30年的實驗,很明顯,生物技術是一個高科技產業,但是又和納米、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有很大不同,我們需要一種不同的的方式去理解生物技術產業,既能滿足科學需求,又能滿足商業需求。只有這樣,它才能兌現其承...NO氣體療法產業盤點:海外企業7家上市5家初創,國內僅2家涉足
早在2020年3月,Bellerophon、VERO Biotech的NO吸入療法就相繼獲得FDA應急審批用于COVID-19的治療。醫療硬科技投資走熱的背后,是科學家創業者的異軍突起
中國的醫療創新正在朝著更有高度、更獨立自主、更國際化的方向前進。在接下來的發展中,科研成果的轉化必不可少,科學家的參與也是歷史必然。在政策鼓舞下,科研、資本和產業共舞,中國創新即將站上世界舞臺。今年完成超億元天使融資的初創企業都長什么樣
我國醫療領域正在進入一個需要“真創新”的階段,即技術首先要擁有原始創新性,其次要應用在當前處于重度需求的臨床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