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億元營收,能否堆出世界級IVD龍頭?
僅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看,國內IVD企業還有許多的事情要做,如加速國產替代、整合并購、生產制造企業布局攻克上游原材料、創新研發領先市場的產品、完善渠道及服務能力建設……而整合同行、并購上下游企業、加強研發...2600億元營收,能否堆出世界級IVD龍頭?
從國產品牌到全球化企業,從緩慢追趕到迎頭趕超,從中低端到高端,從中下游到上游,國內IVD企業還有很多環節需要突破,還有許多技術需要攻克,還有許多市場需要滲透。消費醫療又一重磅集采來了,市場格局如何巨變?
在市場滲透率增長趨勢下,能夠以優質產品、個性化驗配服務,兼顧各層次消費者實際需求的器械企業和服務機構,始終能在變化中立足。全世界都在「再造硅谷」,為什么只有它們成功?
創新之爭更是人才之爭,目前我國還有大部分城市處于低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研發強度的階段,發展能夠聚集高端科研人才的科學城顯得尤為重要。一季度營收百億,這個暴利醫療賽道為何被遺忘了?
在醫美行業最火熱的2021年,一些傳統藥企、地產商、互聯網巨頭等都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加碼醫美行業,2022年則因為市場原因這一趨勢有所下滑,但進入2023年,跨界醫美又開始成為新風向。微軟、谷歌、英偉達領軍,紅得發紫的生成式AI在醫療已有哪些進展?
在意識到生成式AI的突破性意義后,全球醫療產業以從未有過的速度和熱情迅速開始將生成式AI引入到醫療領域,并已有了初步的成果。不到半年,上海交大在醫療板塊已融資百億
隨著醫療產業逐漸向縱深邁進,整個行業對于原始創新技術的關注愈發強烈,也正是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高校教授開始不斷地向產業界靠攏。堪比光刻機的冷凍電鏡,采購量年年提升,何時才能國產化?
冷凍電鏡設備或技術的研發涉及材料、光學、生物、計算科學、半導體、系統集成和先進制造等多個技術領域,加之冷凍電鏡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個相對小眾的領域,我國缺乏對相關領域的重視和投入,自然缺少相關人才...即將爆發式增長的「兒童顏面管理」市場,誰會勝出?
近幾年來,國內隱形正畸產品和企業激增,盡管當前整體市場仍是藍海,但隨著獲批產品陸續商業化,競爭加劇將成必然趨勢。從想法到上市,創新醫療器械成果轉化還需要走多久?
發現問題,再去解決問題,制約醫療器械成果轉化的束縛正在逐個被擊破。當臨床、科研機構、創新企業、資本被有效“串聯”,創新的電流就會形成無形的磁場,輻射更大的范圍,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學術的轉化與落地,企業...微創系第七家提交IPO,這個賽道終于火了?
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CRM器械的植入量和滲透率都將持續提升,中國CRM市場患者群體龐大,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國內龐大的需求也呼喚更多的產品滿足不同支付能力患者的需求。隨著微創心律港交所申報IP...虧損十有八九,科學家創業該如何破解虧損魔咒?
從科研成果到產品,從研發到上市、盈利,企業和科研人員要走過的困難有很多。各個企業之間的團隊背景、核心技術、市場和產品屬性各有不同,研發與收益的平衡藝術幾乎不可能找到標準的方法。4000億器械出海市場誰是王?
2022年醫療器械出口額再度迸發,2022年1~11月我國醫療器械出口總額達4441.79億元,預計全年出口額為478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