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汽車制造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汽車制造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昔日中國首富,轉行賣車
不過,對于黃光裕而言,或許56歲正是闖的年紀。經歷過商海浮沉這么多年的黃光裕,究竟是真的想大干一場,還是要借著熱點再割一茬?只有交給時間驗證了。千億“痛經濟”爆火,有商家年入千萬
在谷子經濟大火的當下,相關產業鏈已覆蓋至IP授權商、生產商、運營出品商、代理商、渠道商等多個環節,并跑出了諸如痛包、咕卡等多條細分藍海賽道。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谷子經濟”市場規模達168...長安凱程完成超20億元A輪融資
長安凱程致力成為低碳智慧物流價值創新引領者。2024年數智立方標煥新發布首款戰略產品新能源數智輕客長安凱程V919正式亮相,加速向數智新能源商用車科技品牌轉型。千顧科技完成4億元B輪融資,專注于研發制造線控底盤
成立于2015年的千顧科技專注于研發制造線控底盤,其團隊規模近300人,研發占比近80%,核心成員有著十余年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線控底盤開發經驗,曾量產超600萬套智能底盤制動產品。自主車企的2024年:一邊是整體份額提升,一邊是企業戰略收縮
對于任何一家自主車企來說,在新的市場格局沒有徹底穩定之前,留在牌桌上比什么都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從價格定位、企業管理到市場開拓,自主車企開始紛紛上演“里子比面子更重要”的戲碼。車企盈利的關鍵在哪?
規?;?、垂直整合是降本盈利的關鍵。從頭部車企的發展經驗來看,2023年比亞迪推出部分車型,實現“油電同價”,2024年更是喊出“電比油低”的口號,背后依托的是規模化效應與全產業鏈垂直整合等能力。2025武漢汽車制造技術暨智能裝備博覽會即將舉辦
2024年,武漢國際汽車制造技術暨智能裝備博覽會攜手中國機博會暨武漢國際工業博覽會,匯聚全球頂尖汽車制造、工業自動化及機電產品技術創新成果,展現最新智能制造技術與工業裝配方案,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一個300億造車公司破產了
成立于2008年,Lion Electric以黃色校車起家,后來全面轉戰全電動巴士,是加拿大第一家實現自動化生產和電池制造的巴士制造企業,也是第一家在美國和加拿大同時上市的造車企業,市值一度超過300...茂拓銳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東方富海獨家投資
茂拓銳是一家線控底盤電機供應商,以研發銷售汽車核心零部件線控底盤電機為主營業務,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北京現代獲10.95億美元注資,北汽投和現代汽車出手
本次北汽投和現代汽車共同向北京現代增資將進一步深化本公司與現代汽車的合作,從而進一步促進北京現代和本公司的中長期發展。大眾裁員這事兒,過不去了
看似研發電動化和裁員降本兩條線同時在運行,但這波罷工裁員潮過后,大眾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在電氣化領域找到自己的位置,還是一個問題。特朗普最愛的豪車,只能「月銷1輛」了?
很難說“敢為天下先”的凱迪拉克未來是否會復制粘貼別克的發展路線,但市場經驗告訴我們,靠無休止地降價來迎合消費者,終究非長久之計。大運「商轉乘」生死局
最近兩年,跨界造車運動已不如幾年前那樣火熱,即便是小米汽車這樣的新入局玩家,也沒有急于購買資質。此外,品牌成熟度比遠航汽車更高的高合汽車,自今年2月爆發危機以來,最終接盤者至今仍未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