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汽車制造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汽車制造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車企淘汰退場,車子該咋辦?
眾所周知,如果我們要形容一個國家經濟發達,往往會用車輪上的國家來形容,這些年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也逐漸成為了一個車輪上的國家,大量的汽車開始進入市場,但是快速的發展也必然帶來快速的洗牌,車企...中國汽車再洗牌,誰會下牌桌?
中期來看,“優化”即將取代“發展”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新主旋律。在這個過程中,車企會倒閉、會沒落,甚至有可能出現整合浪潮;爭做純電MPV,車企涌入沒人贏過的市場
更大的空間、更強的配置是車企們攻城略地的法寶,當舒適取向的家庭用車成為市場增量的共識,戰役打到MPV領域是必然趨勢。增程式,從「落后」到「主流」
“增程式是落后技術”的熱議主要出現在2022年到2023年初這段時間,目前已歸于平靜,業界已經接受了增程式技術路線,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市場也趨于成熟。國產汽車「芯」,不再是備胎?
無論是何種預測,國內芯片廠商都在試圖抓住難得的市場機遇和主場優勢帶來的時間窗口,而最終的能夠留在場上的,也終將是在產品實力上一較高下。三菱或將退出中國市場,工廠誰接手?
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中國新能源車發展之快、影響之廣以及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接受度,都遠超各界預期。北京現代在華加速「退潮」
北京現代曾是中國車市達成百萬產銷量用時最短的合資品牌,這一成就被業界贊為“現代速度”。如今,現代品牌市場份額下滑的速度也相當可觀,以至于不得不割舍絕大多數的工廠。在合資車企遭遇市場“退潮”的當下,北京...中國車企,別跟歐洲較勁了
無論是對動力電池的碳足跡審查,還是對主動安全配置的強制要求,都是在促使中國汽車去尋找更低成本的方式,以實現更強的產品力。廣州來了個資深「汽車人」
當然,希望還是要有的。在孫志洋任代市長的消息出爐后,廣東媒體對這位曾在車企規劃領域有著深厚經驗的“汽車人”寄予厚望,說他“將為廣州汽車產業‘換擋提速’,向著萬億級‘智車之城’穩步前行”。大眾「臺柱子」入職長安,官至副總裁
長安邀請這么一位大佬加盟,目的顯而易見,既可以憑借克勞斯·齊喬拉的豐富經驗提升產品設計,又能汲取克勞斯·齊喬拉的全球化設計理念,加快國際化布局。「保姆車」成了車企的新戰場
MPV 市場已經從過去的賣方市場轉變為現在的買方市場,雖然相對于轎車和 SUV 來說市場需求量并不算大,但產品選擇會越來越多。一年融兩輪,上海時駕獲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空氣懸架是決定新能源車駕乘體驗的關鍵配置,是主機廠軍備競賽的又一焦點,而隨著國產供應鏈的快速崛起,空氣懸架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