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互聯網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互聯網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4年前才值1億的Figma,轉身賣了200億
雖然對于Figma來說,被Adobe高價收購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商業上的成功,值得所有的鮮花和掌聲。但站在用戶角度,看到這樣一個曾有無限潛力捅破Adobe幕布的年輕公司最終還是選擇歸臣于Adobe麾下,仍...我在大廠找到了夢想崗位:不內卷,只「摸魚」
無數大廠員工努力工作以維持一個巨大鏈條正常運轉,而這個鏈條維持的則是大眾正常生活的一部分。65歲的李東生難救TCL
李東生為TCL奮戰了40年,帶領TCL度過了一次次的危機,成為實力強大、業界知名的企業。只是,現在這家企業需要再一次直面困難。晚熟美圖的商業化迷局
曾用各種布局來嘗試變現的可能性是美圖逃不掉的宿命。過去“透支去做不擅長且難操控”的失敗教訓,圍繞研發創新去做大VIP訂閱收入,構建SaaS生態閉環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也是美圖不得不突破的另一種宿命。裁員在路上,谷歌告別好日子
“谷歌崇尚技術為王的極客文化,倘若碰到客戶挑刺,亞馬遜的態度是‘得嘞,馬上重做,還有啥需要您招呼一聲’,輪到谷歌則是‘呵呵,這是當前最牛的技術,您說的早就淘汰了,建議跟上時代的步伐’。”教人做運營的公司,自己先運營不下去了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紅利見頂,大廠的高薪神話逐漸破滅,取而代之的則是時隱時現的內卷和裁員新聞,年輕人對于進入大廠的熱情降低,一些功利性的學習行為也就必然會停止。互聯網腰部公司有序收縮
新經濟公司的特點是,通過燒錢短期內能把營收做得非常好看,業務增速換算成估值預期,在熱錢涌入的階段往往能成就以小博大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