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熱」仍在持續,進軍東南亞市場誰能率先突圍?
“出海熱”再次回到話題中心,市場擴容和“碳中和”等多重因素一齊推動東南亞市場電動化進程加速。智能電摩企業「派電科技」獲億元A輪融資,和高資本投資
本輪融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和全球化市場拓展,將進一步加速派電在智能化電摩領域的全球化步伐。全年虧損,口碑崩壞,小牛電動「無牛可吹」?
一片藍海轉瞬變紅,海外市場的壓力并不亞于國內,要想自救,不能只靠出海這支頂梁柱,應更聚焦產品升級和迭代更新,使企業生產的產品更具有優勢性,為市場競爭積累資格。時空大數據及位置交互出行數據服務提供商「籮筐技術」獲COIG 2.2億美元戰略投資
籮筐技術公司是一家時空大數據及位置交互出行數據服務提供商,公司核心業務品牌為 " 籮筐 " 和 " 超擎 "。激光雷達發明者退出歷史舞臺:曾經一貨難求,如今高管走人團隊解散
繼3個月前與Ouster合并,抱團求生后,Velodyne被進一步整改迎來結局——團隊兼并、專利轉移、高管走人,名字也被徹底抹去。兩輪電動車的下一站,是增長還是泡沫?
隨著階段性需求的退潮,兩輪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將逐漸導向對產品功能質量和服務水平的競爭,行業也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新能源車企的2022:回歸價值原點,才能看懂年終答卷
投資是項長期的事業,尤其是在長波周期中,市場很多時候會出現與樸素真理相悖的情況。事后看來,每一輪下跌和調整都是抓住優質公司的黃金時機。今晚,油價迎來新年第一漲
對于長期石油價格高盛仍然看漲,由于明年世界的重新開放和國際旅行,高盛認為明年下半年或將帶來強勁的原油需求增長,預計2023年石油供應增長將難以達到每日110萬桶追風的充電樁又開始跑馬圈地了
作為新能源時代的基礎設施,充電樁行業未來的確定性毋庸置疑,也不難預見又一場追逐新能源紅利的跑馬圈地運動正逐漸興起。小牛電動,困于高端化
作為一個純正的技術咖,加上在華為的工程師背景,李一男創立的小牛電動也帶有明顯技術標簽。在談及創業初衷時,李一男直言,他是真的想“再做出一款有技術含量的作品”。「 堵城」南寧,沒有電動車就沒有愛情?
“地鐵看不見天空,汽車開不進小巷,只有當你騎上心愛的電動車,才會發現南寧煙火氣的一面。”在南寧人心中,無論何時,電動車都是獨有的歸屬感。賣1.5億只賺9萬,曾經的「國民神車」為何淪落?
魔幻的一幕幕,真實的上演著。自行車甚至被炒成最有潛力的理財產品,最熱門的禧瑪諾套件,在市面上已經漲到3.5萬-3.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