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零售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批發零售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批發零售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沃爾瑪「代工廠」要做下一個「摩飛鍋」?
近年來,小家電市場面臨整體降溫,但小家電代工企業上市熱度不減。比依電器、利仁科技、德爾瑪、鴻智科技等紛紛上市,還有不少像香江電器這樣的代工企業正在排隊等待。辣條比肉貴,年輕人還買辣條嗎?
對于衛龍來說,辣條依然是最大的營收來源,截至去年在整體營收依然占比接近59%,面臨競爭激烈的辣味市場,以及年輕人越來越豐富的消費需求,衛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好特賣的臨期折扣店生意,還能做多大?
截至目前,好特賣的門店數量在行業中已處于領先位置。也就是說,至今國內臨期折扣店里尚未跑出大規模化的品牌,也未打造出出圈的單店模型。留給好特賣們講故事的空間,更大也更小,就看好特賣們怎么發揮了。跳出羊毛黨生意的舒適圈,「值得買」現在值得買嗎?
我們選取最小值作為估值基數,結合廣告、傳媒行業22倍的遠期市盈率,綜合計算下,值得買的合理市值約為40.7億元,基本與公司當前水平接近。2000萬新買家涌向1688,品牌平替正在征服年輕人?
市場是多變的,1688的轉型效果究竟如何,值得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上去觀察。面對內外壓力,中國制造要想“斗罷艱險再出發”,要想的、要做的、要試的,恐怕比現在多得多。又一個平臺盯上了山姆
雖然說起來很美好,但本質上,1688嚴選還是在做和之前相似的事情:組貨、包裝、營銷,不涉及更復雜的供應鏈改造。誠然,對于廠商資源的強掌握是1688最強的競爭力,但是怎么把已經被壓下去的制造業利潤變高,...茶飲料變天了:一個新百億大單品或將誕生
過去,無糖茶與含糖茶的客群界限分明,前者主要受眾是中年人,后者客群則更加年輕化。飲料健康化之風,將2023年劃成了分水嶺,一個百億大單品可能在年內誕生。打工人把景德鎮逛成線下拼多多?“回來恨不得渾身掛手串”
逛完一圈,收到十幾條微信支付通知。先不著急點開,拿出手機拍張胳膊上的戰利品,發個小紅書,再配上專用文案“沒有人可以空手走出景德鎮”。不想掉隊的Costco
Costco的最大競爭對手山姆預計今年將有6家新店開業,年底它在中國的門店總數將達到48家,目前僅有5家門店的Costco的確需要加快開店步伐了。叮咚能否靠預制菜翻盤?
生鮮本業尚未脫離困局,預制菜的內卷又才剛剛開始,即便在最小化消耗的狀態下拓展新業務,叮咚買菜資金仍顯不足,不得不想方設法搞錢。得力「叫板」花西子「鉛筆論」!
李佳琦事件后,國貨品牌迎來高光時刻,得力此時終未能“忍得住寂寞”。但“這潑天富貴”,其中不乏“撿漏”的成分,很大程度是突發性網絡事件帶來的機會。一番熱鬧后,能否留住流量、獲得長久發展,是擺在這些老國貨...「窮鬼超市」比拼多多還香?
折扣店的模式確實能滿足很多用戶“精致窮”的消費需求,但當一個藍海市場涌入過多品牌和玩家時,競爭在所難免,失敗也在所難免。最終比拼的還是供應鏈和運營能力。靠賣保鮮盒子,一年曾營收190億
不過,在創業項目多元化,人類自我認同感日漸提升的新趨勢下,新一代家庭女性是否還需要從特百惠處找到認同感,這顯然得打上個大大的問號。Costco成功學陷阱:低價只是幻影
可以看過,黃崢、雷軍一直都試圖復制這種極致運營邏輯。然而前者過猶不及,極致流量游戲已招致商家反彈;后者則有些力不從心,在低頻消費特征下,深陷供應鏈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