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醫療健康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醫療健康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創芯國際獲近億元B輪融資,粵科基金和投控東海旗下中山浩創基金聯合領投
本輪融資將助力創芯國際加速類器官技術的研發轉化與全球化商業布局,為生物醫療領域注入強勁創新動能。降薪求職的醫藥代表,不愿離場
醫藥代表們的“冰火兩重天”,正照應著行業的興衰密碼。在醫藥行業“大地震”和疫情催化的需求回歸平常后,醫藥公司們也活出了兩個世界:2024年,上市藥企的業績表現,幾乎一半在漲,另一半在跌。漢邦科技敲鐘,江蘇IPO正在大爆發
今年,江蘇A股上市公司數量正式突破700家,一支江蘇軍團蔚然成林。某種程度上,IPO數量就是一張新興產業晴雨表,折射出一場產業升級之戰。全面崩盤,消費醫療交出史上最差一季報!
事實上,消費醫療過去的爆發式增長,一定程度上是提前透支了未來幾年的需求。但當市場逐漸回歸理性,就要求消費醫療企業要快速完成轉型:從原先粗放式的高度依賴營銷的新興市場模式,變成精細化管理的依賴復購的成熟...千億市場,鯰魚來襲
在CVM創新靶點上,國內創新藥與MNC不存在技術代差,部分甚至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恒瑞醫藥、信達生物、信立泰已成為CVM領軍企業,大量Biotech更是風起云涌,不僅分享國內千億市場的增量機會,還將出現...中國智造引領再生醫美新發展,aphranel優法蘭魔法CC針全球首發
目前,aphranel優法蘭魔法CC針已獲歐盟MD、MDSAP及墨西哥COFEPRIS認證,成為首個同步布局亞洲、歐洲及拉美市場的中國醫美再生材料品牌。過度醫療被按下暫停鍵
醫保局于今年全面推出的DRG(Diagnosis-Related Groups),其全稱是按病種分組付費。此政策下,針對住院費用,醫保局對醫院的結算方式不再是“按治療項目”報銷,而是“一口價”的固定費...這些CRO小巨頭逆勢狂飆,憑啥?
20%的利潤年復合增長率,年增員百人,放在如今的創新藥企上都是“穩賺不賠”的投資標的,更別提本土CRO了。面對頭部如泰格,腰部如昭衍新藥、美迪西都難逃業績滑鐵盧,這幫小型CRO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當俄羅斯人跨國到黑河就醫
2024年俄中旅客流量達到278萬人次,其中俄航運載近83萬人次,是2023年的三倍。這一切都讓俄羅斯人前往中國的醫療之旅越來越便利。在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隔江相望的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