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傳統行業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傳統行業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工業氣體企業「上海聯風」完成超2億元B輪融資,航天產業基金領投
上海聯風成立于2015年,是集氣體分離提純設備、氣體供應及運營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工商業儲能,遍地「第一名」
面對“千軍萬馬”、群雄競逐的局面,如何在產業的不同階段把握發展重心和成長節奏,最終成為“長跑冠軍”,將是對每一個工商業儲能廠商的嚴峻考驗。火熱報名中 | 2天峰會、20+熱門議題,AutoESG 2023數智低碳---中國汽車碳管理創新峰會亮點搶先看!
「AutoESG 2023數智低碳——中國汽車碳管理創新峰會」開放主題演講、產品展示、晚宴贊助、合作邀約等多種贊助形式,提供全方位品牌宣傳創新方案和合作平臺,誠邀您的參與!成都首支「雙碳」領域基金,目標規模20億
基金將聚焦綠色低碳重點區域、重要領域,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加大對本地項目的培育力度,進一步發揮國有資本在“雙碳”科技創新方面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動力電池龍頭三季報盤點
“動力電池板塊估值位于中值偏低位置,接近歷史低位。”余少波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可以說有較好的投資價值,特別是對于頭部公司而言。”新能源車企假如「黃了」,車主咋辦?
對消費者而言,這次斷網事件可能會引發對新能源車的重新理解,但不會打消購買的信心,部分消費者應該會把目光投向頭部車企,資金實力雄厚的車企;當然對其他新能源車車企來說,在資金鏈上、運營效率上、成本投入產出...蘋果的手表、泡泡瑪特的手辦,真的「碳中和」了嗎?
“雙碳”大背景下,這些在“碳”上做文章的產品可謂緊跟時代潮流,但也引發了一些“噱頭大于實質”“沒有統一標準,部分產品名不副實,有‘漂綠’嫌疑”的質疑,更有人戲稱“碳中和是個筐,什么都能往里裝”。動力電池「出海」的機會與隱憂
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快速擴大,中國動力電池廠商的市場爭奪戰從“內卷”走向“外卷”。遠景動力執行董事、中國區總裁趙衛軍就曾表示,汽車本地化供應的屬性決定,率先出海建廠,滿足整車廠需求的企業能夠獲得...中東財團看上了李嘉誠的氫能飛機
今年年初,ZeroAvia已經完成了氫燃料電池飛機試飛,隨著資金愈發充裕,零排放飛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更有意思的是,還有很多大佬為ZeroAvia站臺,比如比爾·蓋茨、李嘉誠...超10億,陜西綠色能源基金設立
該基金通過投資氫能、智能制造、負碳排放等相關領域,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快能源企業綠色轉型,為我省碳中和產業示范應用和產業化推廣提供資金支撐。專注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金屬電池商業化,「欣視界」完成億元Pre-A+輪融資
欣視界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專注于固態鋰金屬電池研發與生產的高科技公司,擁有自主鋰電池核心專利技術。2023ESG全球領導 者大會圓滿收官!超160位國際嘉賓、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重磅參會
在過去的三天里,我們見證了全球企業家、專家學者、國際機構負責人和利益相關者的非凡聚集,他們都以一個共同的目標團結在一起,那就是圍繞著大會的主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一同為推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