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娛樂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文化娛樂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文化娛樂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17部電影擠進端午檔,阿湯哥大戰「娃圈頂流」
在當下的文娛競爭環境中,所有產品都在強調“與我有關”。而需要拿出整塊時間去觀看的電影,更應該去強調與觀眾之間的利益點及共鳴。白天當醫生,晚上做游戲,80后首 款游戲月入千萬
很多事還是兩條腿走路比較好,永遠給自己留點穩定收入。因為有穩定收入,這事反而能干一輩子。如果沒有穩定收入,走一半就折在路上,就沒有任何后退的余地。短劇變天:免費當道,投流平臺「生死大逃殺」
對于付費小程序短劇而言,投流是最關鍵一環,一部短劇80%左右的費用用于投流環節。小程序短劇爆火時,投手一天砸錢數十萬甚至百萬元投流。長劇衍生成了優愛騰的救命稻草?
未來,平臺需在“IP復用”與“內容創新”、“流量收割”與“用戶沉淀”、“成本控制”與“品質追求”之間找到動態平衡。當長視頻平臺成功將短劇融入自身內容生態,構建起長短互補、品質與效率并存的新體系時,或許...誰在定義演唱會的點歌「潛規則」?
當點歌環節的運作邏輯發生了本質變化,意味著它的功能屬性也發生了變化,既是維系粉絲黏性的一個珍貴渠道,也是檢驗自身大眾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可以說,在演唱會日益復雜的價值網絡中,點歌環節愈發變成了一門權衡的...中國影視產業重心已徹底南移!
我們可以想見的,是在這場遷徙中,沒有永恒的贏家與輸家,只有適者生存的法則在起作用——有人轉向輕資產,去撬動短劇、撬動越來越多元的影視項目,有人仍然在用長周期賭工業化的未來。但正如影視基地總在等待新的劇...短劇江湖資本地圖: 九州17家、點眾10家,其余各自抱團
2025年,短劇江湖派系漸成。無論是直接投資頭部的短劇承制方、版權方,還是投資網文平臺、動漫公司,頭部平臺都在加快自己的短劇版圖布局。留給內娛明星的病種不多了
而真正的看見,也不應止于將特殊群體捧上道德高地完成表演,而是敢于展現他們作為普通人的矛盾、欲望與困境——畢竟,允許缺點存在,才是對人性最根本的尊重。風靡的「老太重生」,國人的臨終幻想
“老太重生”為我們打開了全新視野——都重生了,為何還要重生為“媽”?為何選擇仿佛一切都已塵埃落定時,作為重來一次的原點?知乎2025Q1財報:營收7.3億元,連續兩個季度盈利
2025年以來,知乎在持續夯實社區信任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知乎高價值人群、內容與AI產品的鏈接。內容層面,知乎創作者遍布各細分專業領域,擁有最具深度認知的一線從業者,他們的專業討論持續引領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