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費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大消費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大消費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長安的荔枝」,要從四川講起?
川南酒城尋找“第二增長曲線”。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當前四川正在專題研究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問題。憋屈打工人花10元體驗「心理咨詢平替」邊哭邊話療?
對哲學的需求也在新興行業里涌現出來——當然不止咨詢和脫口秀行業,一些AI公司開始大量招募哲學畢業生做“人文訓練師”,教AI如何在一些觸及邊界的問題上平衡提問者的情感和法律法規底線,讓AI的回答“更有人...四百一張的過期膠片,到底是誰在拍?
但問題在于,如今撕拉片的價值配得上這么高的成本嗎?因為很長一段時間里,撕拉片只不過是影棚里的測光工具。因為相比傳統膠片,撕拉片能馬上檢查布光、構圖這些有沒有問題,最重要的是便宜。出軌皮鞋的球鞋,會是2025年的時尚版本答案嗎?
面對全球范圍內的經濟危機,讓人們精簡消費,也改變了穿搭習慣。過去的時尚是工具,是不同場合提升BUFF的東西。而如今,通用型和舒適性要的消費關鍵詞。寵物用品火了,男裝集體蔫兒了
近幾年,中國寵物市場蒸蒸日上,男裝行業卻走上了下坡路。2024年,男裝行業上市公司,業績普遍下滑,到今年仍沒有整體好轉的跡象。被捧成全球頂流的LABUBU還能火多久?
或許對于收集愛好者而言,只有當LABUBU回歸潮玩本質,不再承載暴富幻想和社交貨幣的作用,才能讓那一抹怪誕的笑容提供出最好的情緒價值。「蘇超」和「村超」的商業化差距為何如此巨大?
賽事舉辦初期,江蘇銀行以約800萬元拿下獨家冠名。官方贊助席位目前則飆升至300萬元,并且仍處于“一席難求”的狀態。泡泡瑪特們的崛起,可能只是「內觀消費」時代的序曲
不持有資產的一代人的偏好和熱愛,將逐漸成為主流。從這個角度說,泡泡瑪特的崛起是太晚了,而不是太早了:所謂的代際傳承早就應該發生,新一代人早就應該崛起,新的消費習慣和偏好早就應該發生。谷子經濟為什么突然火了
小玩具,為什么在今天依然還有市場?為什么還有人要花大價錢去買這種“過時”的玩具?當我們消費玩具時,我們到底在消費什么?「Z時代」撐起萬億新消費
從消費邏輯看,潮玩通過構建 “情緒治愈 - 社交認同 - 投資預期” 的閉環,精準對接當代年輕人對情感寄托、圈層歸屬與價值增值的多重需求:兼具緩解焦慮的情緒價值,作為社交話題的身份標識功能,以及二手市...全網都在等著抄底泡泡瑪特
一個LABUBU,引發的3800億狂歡。那些身經百戰的基金經理都沒能抄底成功,誰又能保證自己不會在泡泡瑪特身上重蹈“2021年茅臺高位站崗”的覆轍。夜店已死?早上9點的咖啡館蹦迪你見過嗎
夜店不會消亡,而是正在以一種新型的社交生態蓬勃生長。就像黑膠唱片在流媒體時代的復興一樣,蹦迪文化也正在適應新的價值訴求。同時,這種轉變也折射出Z世代矛盾的情感訴求:既渴望釋放壓力,又拒絕失去控制;既向...京東宣布酒店0傭金政策,參與會員計劃即可獲最高3年免傭權益
劉強東日前回應進軍餐飲酒旅時提到,酒店、餐飲背后也是供應鏈,前端是消費者住酒店、點餐,背后龐大的供應鏈其實很雜亂,成本很高。中醫的耳穴埋豆,征服東京銀座的高級美容院
自然是否真的有神,今天已無人在意。但源于元素的執迷正在開啟一波又一波的消費循環。人們拋擲金錢,也是把自己的期待傾注在產品上。他們需要的其實并不是科技本身,而是一種自我安慰的心理暗示。145家巴奴火鍋店要IPO了
至此,港交所不但已經有了呷哺呷哺、海底老兩大火鍋巨頭,撈王、七欣天、巴奴則爭奪“火鍋第三股”,屬于火鍋江湖的IPO之戰打響了。香皂升咖變藝術品,158塊一串好難用?
變貴變精致、席卷手作小攤和生活家們的高貴小皂叫做【香皂葡萄】,綠的紫的水晶漸變要啥版本有啥版本,能正常洗手用也能當香氛當藝術品送給朋友,輕輕松松就賣到了三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