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餐飲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餐飲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體驗麥當勞新開的自習室,才明白一生考公的中國人有多瘋
盡管太吵,也太香,而且不是讓人平心靜氣如臨空谷幽蘭的香,是讓人食指大動心猿意馬的香,但是只要能練就把外界嘈雜統一歸為“白噪音”的本領,只要能對食物香氣達到“久居其室不聞其臭”的境界,麥當勞就是舒適且有...新消費降溫,良品鋪子還能走多遠?
事實上,相比線下店,線上的良品鋪子反而更有吸引力,旗艦店的優惠活動從未停止,價格都已經便宜不少,良品鋪子、百草味、三只松鼠這類高端零食的同僚已經開始了價格上的比拼。可惜的是,他們自己的故事,已經沒有了...被曝大量關店后,知名品牌將被賣掉?
從現實生活的感知中,人們發現太平洋咖啡逐漸消失在大城市里的核心商圈。目前國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太平洋咖啡的數量分別為13家、18家、11家、24家。塔斯汀的「中國漢堡」并不tasty
小紅書上,塔斯汀在被贊美口感好、性價比時,也在被控訴品質差、出餐慢。這樣兩極分化的口碑,倒是華萊士的真“門徒”了。走出「土坑酸菜」陰影又陷入《中國好聲音》風波,康師傅上半年的成績與隱憂
作為消費品頭部企業,康師傅在上世紀90年代就進入了中國市場,能取得如今的市場地位,其對于飲料行業理解的深刻程度毋庸置疑。業績的長期走向,并非取決于營銷方式上的一時好壞,而是“人、貨、場”的本質問題。從質疑到真香,年輕人愛上中式養生
伴隨著消費習慣與社會觀念的轉變,回歸傳統、休養生息的慢節奏理念在不斷被接受,在硬核剁手養生與朋克養生之間,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了低成本的古法養生。1小時多賣500塊,蜜雪冰城、海底撈的門店,找到新商機?
流行一直在變。當大多數連鎖品牌的門店,已經卷到極致時,擺攤以“返璞歸真”的方式,增強了和消費群體的情緒鏈接,其樸素、接地氣的營銷方式,給人以人間煙火、溫暖治愈的情感共鳴。星巴克學習下沉:世界咖啡巨頭的「小城之戰」
據《2023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截至5月20日,星巴克中國總部所在地上海擁有8530家咖啡館,是全球咖啡館數量最多的城市。茶百道活成了喜茶羨慕不來的樣子
今年8月,茶百道的招股書又帶了了一點小小的震撼,這個從成都發家的奶茶店凈利潤在三年的時間里翻了三倍,2022年達9.65億元,并擁有6597家門店。周黑鴨大翻身,狂賺1個億
在產品端,周黑鴨緊跟年輕化消費者偏好,持續推進“三新戰略”,聚焦新口味、新品類、新價格帶。同時公司持續深化“直營+特許+O&O”三輪驅動商業模式,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不到一周連上7次熱搜,茉酸奶「得罪」了誰?
一個月不到,茉酸奶的風評和待遇“一落千丈”,從整個輿論的發酵過程來看,大家吐槽茉酸奶的點主要集中在“價格貴”和“價值感不強”這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