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電子商務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電子商務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這一夜,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
昨晚開盤,拼多多股價漲18%,市值達1847億美元。這是一個與阿里美股市值很接近的數字,阿里開盤跌2%,市值1921億美元。拼多多殿堂級拼勁,一夜市值大漲2000億
從二季度的144億,到三季度的292億,拼多多用單季翻倍的傭金收入(TEMU)大聲宣告了TEMU具備再造拼多多的潛力。Q3凈賺170億:拼多多一騎絕塵
誠然,拼多多有驕傲的資本,但面對一些新起之秀同樣需要謹慎對待。值得關注的是,與拼多多同樣在海外布局電商的抖音,正在積極吸納中小商家轉戰平臺。沒有被阿里、京東等老牌大廠扳倒的拼多多,面對抖音又將如何迎戰...拼多多收入增長94%,市值將趕超阿里
拼多多公司2023財年前三季度總收入為1588億元,相較上一財年同期的907億元,該期收入增長75%。前三季度收入總體保持較高速增長。亞馬遜黑五接連啞火,2023大促何以為繼?
對于賣家們來講,此次黑五大促銷售額是決定以后是否繼續押注亞馬遜的分水嶺。但很顯然,在諸多內因外因之下,亞馬遜已不復當初的輝煌,“不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里”才是賣家們當前的最優選,亞馬遜想重回“霸主”地位...淘寶告別「雙12」?
從近期淘寶強調的“雙12”改名為“年終好價節”,折扣力度仍然繼續等回應來看,迎合消費者所需要的低價、優惠仍然是未來較長時間內,電商吸引消費者下單的主要動力。遭「李鬼」假冒,京東「躺槍」
上海金融法院強調,應收賬款的真實性是保理合同締約前提。當存在虛構應收賬款債權時,應審查應收賬款債權人與債務人是否構成共同虛構的合意。若債權人單方虛構應收賬款債權,債務人不承擔保理合同項下責任。京東著急,許冉「沖鋒」
對于一個營收規模數千億、擁有超50萬員工規模的企業而言,掉頭轉身的難度可想而知,而中國的電商、零售行業,從來不缺敢于取舍和轉型的玩家,京東的變革也將會持續。電商「半日達」,討好了誰?
物流提速的本質是提高消費者體驗、幫助商家降低投訴率和退貨率。但從目前來看,跨省市的物流似乎還未達到平臺和物流公司所宣傳的速度,這反而讓消費者更加不滿,也讓商家接到更多差評,而在這背后日夜忙碌的快遞小哥...工廠卷入跨境電商大潮
工廠需要考慮的是,能不能在全托管模式極致低價、動態競爭的機制下,靠成本把控拿到最起碼的利潤。林千冉預估,她在Temu的利潤率可能要做到30%才會有盈利空間。未來幾年,這些技巧或成B2B營銷勝負手
盡管視頻營銷有諸多優勢,但效果仍然要看具體執行。一個粗制濫造的視頻可能會有損公司形象,削弱其信息傳遞效果。因此,制作精良、內容有趣、言之有物就顯得尤為重要。雙十一賣爆的高梵黑金鵝絨服,難當「中國版Moncler」
當下國內消費者對于羽絨服的消費決策還停留在對“性價比”的考量。以高梵羽絨服為代表的國產羽絨服們至今未能走出“價格戰”的牢籠。李佳琦、小楊哥與羅永浩們的年終大考
如今,大主播和平臺雖紛紛為低價下血本,但雙方也在無形中進行博弈,負面累累背后是主播、商家、平臺、消費者的利益糾葛。從雙十一「囤貨」看消費變化
此前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旅游及活動推廣局大中華區局長沈俐就曾在接受聞旅采訪時表示,作為目的地需要不斷在游客免簽刷新存在感及特色標簽,才能更好的實現營銷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