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美容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服飾美容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服飾美容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成本2元,「敷爾佳們」還能繼續收割消費者嗎?
巨額利潤、吝嗇的成本投入、“械字號”的神秘面紗逐漸揭開,消費者還吃“敷爾佳們”這套嗎?「男顏經濟」浪潮起,多個品牌獲數輪融資
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國內男性理容行業市場規模處于逐年增長態勢,在2020年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73.5億元。中科馭數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金融街資本領投
中科馭數宣布完成超以往輪次融資規模的數億元B輪融資,由金融街資本領投,建設銀行旗下建信股權跟投,老股東靈均投資、光環資本、泉宗資本連續三輪追投。在過去的一年里,中科馭數已完成三輪大體量融資。半年投入13億營銷,華熙生物是否會陷入C端困局?
為了在護膚品行業站穩腳跟,或許華熙生物還要繼續加大營銷力度。畢竟,消費品公司最怕被消費者遺忘。首發 | 翌曦科技完成5000萬元種子輪融資,中科創星領投
高溫超導技術平臺公司翌曦科技完成5000萬元種子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科創星領投,合力投資、泓昇基金等跟投,玄武巖擔任獨家財務顧問。中國彩妝在日本,不需要帶貨達人
面對當下國內電商越來越“卷”,國貨彩妝品牌“大洗牌”的局面,珂拉琪、花知曉等年輕的彩妝品牌,早已發動了“外卷”,突圍到日本、東南亞市場。優衣庫也學壞了?試崗人成了大冤種
優衣庫之外,H&M之類的服裝企業,似乎都是試崗無工資。對于這種普遍現象,有律師表示并不合法,但打工人在維權時,其實也困難重重。華熙生物的困局,趙燕的心病
“押注”C端的布局能成為第二增長曲線嗎?目前尚未可知,而一旦最終效果低于預期,華熙生物的掌舵人趙燕未來面臨的處境或更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