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7年,兩次夢碎IPO,虎撲仍舊找不到“錢景”?
原有的商業模式已經進入瓶頸,新的商業模式也還未成熟,虎撲的上市之路注定坎坷,但如今的虎撲,上市已經成為其最優選。娛樂直播成“過去式”,花房集團的IPO還會“香”嗎?
選擇IPO之路當然也是一方良策,畢竟花房集團不論是要出海還是拓展多元化發展,都需要實實在在的資金做支撐,但投資者對投資標的的選擇,除了看這一賽道有多長,還要看這家公司是否具有持久的續跑能力。中國糖尿病管理醫療器械先行者微泰醫療成功登陸香港主板,啟明創投迎來年內第11個IPO
我們相信,上市是微泰醫療很重要的一個里程碑,更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新起點,期待微泰醫療成長為糖尿病管理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為中國和全球患者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一年收入8000萬美金,美華國際醫療憑借「口罩」能否撐起IPO
美華國際醫療是家一次性醫療器械供應商,截至招股書發布之日,其產品在國內的滲透已通過近2095家經銷商、473家醫院和醫療機構的直銷方式,滲透到各大醫療機構和藥店。安能物流通過港交所聆訊,快運之王IPO進程再過一關
成立11年融資9輪的安能物流終于將正式登陸港交所主板,在物流資本場上占得一席之地,也將拿下“港股快運第一股”這一殊榮。北交所來了,有多少專精特新“小巨人”在IPO的路上
從長遠來看,隨著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與北交所之間的連接以及北交所與滬深交易所之間的連接打通,將吸引更多公司申報精選層IPO,在市場投資興趣保持活躍下,預計精選層未來的融資變現有望持續向好發展。離開投行,她教人做菜:即將收獲一家上市公司
回想8年前,當朱嘉盈放棄百萬年薪的金融高管職位投身創業時,她內心有過一段掙扎。“當時如果我繼續做金融,職業生涯是可以預見的,但如果我沒有做日日煮,之后有別人做成功了,我一定會后悔。”53歲AI大牛帶隊,商湯終于要IPO了
AI大牛湯曉鷗創辦,商湯一家公司就囊括了40位教授、250多名博士和博士生,以及3593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技術研發團隊,占比公司全員超2/3,去年光研發薪資就超15億。首發|中科航星完成Pre-IPO輪融資,融資金額為億元級
中科航星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青島軍民融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其他投資人合資組建,充分整合了中科院的技術人才優勢、融發集團的資源優勢和資本市場優勢。